拍品专文
此枚宏伟的音乐活动人偶时计属于一对对装时计的其中一枚,另一枚曾经由埃及国王法鲁克一世持有,并在1954年3月10日至20日于苏富比的拍卖会上售出(The Palace Collections of Egypt, lot 513)。该时计现时为苏黎世Beyer Clock and Watch Museum的藏品。它具有卓越的质量,整体状态保存得极为完好,是近年公开拍卖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中国市场时计珍品。若能拥有这件由艺术和机械结合而成的传奇佳作,即便是最伟大的收藏系列亦将生色不少。
这款钟表杰作拥有Piguet&Meylan的签名。二者在1811至1828年间合作,以制作质量非凡的报时和音乐机芯而著称。 Alfred Chapuis在其著作《 La Montre Chinoise》(页65)中表示,「在19世纪初,从瑞士出口到中国最精美的时计作品,均带有日内瓦Piguet或Piguet et Meylan签名」。
本表上的珐琅装饰据考为Jean Abraham Lissignol(1749-1819)的作品,他亦被称为Père Lissignol(Lissignol父亲),以区别与他同样在日内瓦担任珐琅艺术家的儿子Abraham。Jean Abraham曾受著名的Jean-Marc Roux所培训,擅长寓言题材。Jean Abraham最受注目的作品包括微型肖像画,以及与Piguet&Meylan合作、专门出口中国的表壳和金盒上的装饰微型画。有指Lissignol于1819年已经去世,「四季」系列其中一些精美肖像画可能是出自另一位珐琅艺术家Jacques-Marc Henry(1782-1845)之手。珐琅艺术家的创作题材,通常复制自该时期的画作和版画。与此时计上「冬季」珐琅雕刻作品属同系列的「春季」时计,相关资料载于Alfred Chapuis 《La Montre Chinoise》, 页72f。
Piguet & Meylan的四季
19世纪初,Piguet&Meylan于日内瓦制作了一系列被称为「四季」的时计,是有史以来为中国市场所制作最精美的钟表作品之一。简单而古典的美感,它们以对装形式制作,拥有相互匹配的装饰,就如镜中的倒映一样,令人印象深刻。 2010年,Arnaud Tellier在日内瓦百达翡丽博物馆筹办名为镜之诱惑,尊贵「中国」对装时计(The Mirror of Seduction, Prestigious pairs of “Chinese” Watches)的展览,让数对作品得以团聚,并与其对装时计一同呈现在观赏者的眼前。百达翡丽博物馆的永久展品中亦有同类的杰出钟表艺术珍品,以对装或单独形式展出。
上世纪出版的文本,尤其是瑞士钟表史学家Alfred Chapuis(1880-1958)的《La Montre Chinoise》(1919年出版),诚然满足了我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完全无法与亲身欣赏这些作品的感觉相比。以立体的角度观赏,绝对比一幅简单图像更能展现作品的美态。
从技术角度而言,由Isaac-Daniel Piguet(1775-1841)和Philippe-Samuel Meylan(1772-1845)合组公司(1811-1828)所生产的时计作品广为人知,然而,有关其机芯编号方面的资料则尚未能清楚掌握。现时亦欠缺相关的档案资料。他们的钟表或饰物外壳,不论是否带有活动人偶和音乐,大多委托日内瓦表壳制造商Oltramare brothers(1810/11年至1826年间)制作。
从美学角度研究则更为复杂。虽然他们部份的珐琅作品上有珐琅工匠Jean-Abraham Lissignol(1749-1819)、Jean-Louis Richter (1766-1841) 和Jean-François Victor Dupont(1785-1863)的签名,但更多是未有签名的,包括「四季」系列。
除了以上三位,尚有一些珐琅画家包括Richter 的师傅David-Etienne Roux(被称为Roux-Constantin,1758-1832)、Richter 的合伙人Aimé-Julien Troll(1781-1852)、Lissignol的学生及合伙人Jacques-Marc Henry1782-1845),以及Adam 家族的Louis-Alexandre(c.1765-1813)与其子Henri-Albert(1766-1820)和Isaac(1768-1841),当中有少数的签名作品幸存下来。另有数十位使用这种技术的工匠,包括Hébert家族的Nicolas-Didier(1754-1820)和他的儿子Pierre(1783-1867),以及Hess家族的Jean-François-Adam(c.1740-1814)、F.-Léonard(1772-1875)、François-Jacob(1773-1846)、Moyse-Ludwig (1778-1851)、Pierre-Marc(1800-1841)及Jules-Marc(1802-1841)。由于未有 Hess的族谱数据,因此未能确定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四季」系列的风格和质量让人联想到是Lissignol的作品,但他在1819年已经离世,正值这些时计生产期的中间(1815-1825年)。另一方面,根据当时的文字记载,J.M. Henry是肖像画和珐琅肖像作品的专家。因此,「四季」系列相信是这两间工坊的作品。
来到今天,相信每位艺术爱好者的梦想,就是看到「四季」系列完整重现— 四对相互匹配的对装时计重新组合……即是八件珍贵的历史宝藏!但到底当初真的生产了八枚时计吗?
我们衷心感谢Eric Tortella为此时计的研究提供协助。
Frères Oltramare(1801/11年至1826年间)
本拍品精致奢华的表壳,乃Frères Oltramare工坊的作品。享负盛名的Frères Oltramare被称为黄金表壳制造商或「monteurs de boites en or」。
Oltramare家族最初来自热那亚,于17世纪在定居日内瓦。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该家族的某些分支开始从事制表行业。 Pierre Oltramare(1753-1827)于1768年在日内瓦与制表大师Jean Pattey de Passiery签署学徒合同。后来,Pierre Oltramare成为制表大师,并于1780年9月24日与Judith Borel(c.1757-1819)结婚。这对夫妇育有七名孩子,其中包括Louis-David-Benjamin(1781-1851)和Jean-Hugues(1786-1856)。他们经培训后成为制作时计金壳的工匠(monteurs de boîtes en or)。Oltramare兄弟似乎在19世纪初期进行非正式合作。在1810至1811年间,他们以横向菱形中带有FO字母的图案注册成Frères Oltramare的商标。在日内瓦从法国占领中解放后,他们于1815年11月4日重新注册了同一商标。他们的工坊位于圣热尔韦地区的82, rue de Coutance;这家联营公司其后于1826年3月31日解散。
Oltramare兄弟与Piguet&Meylan合作无间。许多由他们所制的表壳均出口至外地市场,特别是中国。
Piguet & Meylan(1811至1828年)
Isaac-Daniel Piguet(1775-1841)与Philippe-Samuel Meylan(1772-1845)同样来自汝拉山谷的勒谢尼特(Le Chenit),并于年青时前往日内瓦从事钟表工作。Piguet于1800年到达日内瓦,而Meylan在1792至1794年间首次逗留后再于1811年重返当地。他们在1811年合作建品牌立,并经营至1828年。Piguet & Meylan专门制作奢华对象,以及配备不同功能的时计,如两问、三问、活动人偶或音乐等。他们亦有出产镂空时计及机械动物。
该公司以及两个家庭的住所,均位于日内瓦的罗讷河右岸的Saint-Gervais区,45 rue Jean-Jacques Rousseau。
公司解散后, Isaac-Daniel Piguet和Philippe-Samuel Meylan皆各自与其儿子继续工作。这17年的合作时间为日内瓦钟表史留下不少优美的杰作。通常根据中国市场的喜好制作对装珍品,并配上华丽装饰,有时还会由日内瓦最顶级的工匠在黄金上进行珐琅微绘。
现时,许多Piguet & Meylan的作品都均收藏在日内瓦百达翡丽博物馆中。
参考文献:
与此时计相关的参考文献资料,敬请参阅英文版本。
这款钟表杰作拥有Piguet&Meylan的签名。二者在1811至1828年间合作,以制作质量非凡的报时和音乐机芯而著称。 Alfred Chapuis在其著作《 La Montre Chinoise》(页65)中表示,「在19世纪初,从瑞士出口到中国最精美的时计作品,均带有日内瓦Piguet或Piguet et Meylan签名」。
本表上的珐琅装饰据考为Jean Abraham Lissignol(1749-1819)的作品,他亦被称为Père Lissignol(Lissignol父亲),以区别与他同样在日内瓦担任珐琅艺术家的儿子Abraham。Jean Abraham曾受著名的Jean-Marc Roux所培训,擅长寓言题材。Jean Abraham最受注目的作品包括微型肖像画,以及与Piguet&Meylan合作、专门出口中国的表壳和金盒上的装饰微型画。有指Lissignol于1819年已经去世,「四季」系列其中一些精美肖像画可能是出自另一位珐琅艺术家Jacques-Marc Henry(1782-1845)之手。珐琅艺术家的创作题材,通常复制自该时期的画作和版画。与此时计上「冬季」珐琅雕刻作品属同系列的「春季」时计,相关资料载于Alfred Chapuis 《La Montre Chinoise》, 页72f。
Piguet & Meylan的四季
19世纪初,Piguet&Meylan于日内瓦制作了一系列被称为「四季」的时计,是有史以来为中国市场所制作最精美的钟表作品之一。简单而古典的美感,它们以对装形式制作,拥有相互匹配的装饰,就如镜中的倒映一样,令人印象深刻。 2010年,Arnaud Tellier在日内瓦百达翡丽博物馆筹办名为镜之诱惑,尊贵「中国」对装时计(The Mirror of Seduction, Prestigious pairs of “Chinese” Watches)的展览,让数对作品得以团聚,并与其对装时计一同呈现在观赏者的眼前。百达翡丽博物馆的永久展品中亦有同类的杰出钟表艺术珍品,以对装或单独形式展出。
上世纪出版的文本,尤其是瑞士钟表史学家Alfred Chapuis(1880-1958)的《La Montre Chinoise》(1919年出版),诚然满足了我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完全无法与亲身欣赏这些作品的感觉相比。以立体的角度观赏,绝对比一幅简单图像更能展现作品的美态。
从技术角度而言,由Isaac-Daniel Piguet(1775-1841)和Philippe-Samuel Meylan(1772-1845)合组公司(1811-1828)所生产的时计作品广为人知,然而,有关其机芯编号方面的资料则尚未能清楚掌握。现时亦欠缺相关的档案资料。他们的钟表或饰物外壳,不论是否带有活动人偶和音乐,大多委托日内瓦表壳制造商Oltramare brothers(1810/11年至1826年间)制作。
从美学角度研究则更为复杂。虽然他们部份的珐琅作品上有珐琅工匠Jean-Abraham Lissignol(1749-1819)、Jean-Louis Richter (1766-1841) 和Jean-François Victor Dupont(1785-1863)的签名,但更多是未有签名的,包括「四季」系列。
除了以上三位,尚有一些珐琅画家包括Richter 的师傅David-Etienne Roux(被称为Roux-Constantin,1758-1832)、Richter 的合伙人Aimé-Julien Troll(1781-1852)、Lissignol的学生及合伙人Jacques-Marc Henry1782-1845),以及Adam 家族的Louis-Alexandre(c.1765-1813)与其子Henri-Albert(1766-1820)和Isaac(1768-1841),当中有少数的签名作品幸存下来。另有数十位使用这种技术的工匠,包括Hébert家族的Nicolas-Didier(1754-1820)和他的儿子Pierre(1783-1867),以及Hess家族的Jean-François-Adam(c.1740-1814)、F.-Léonard(1772-1875)、François-Jacob(1773-1846)、Moyse-Ludwig (1778-1851)、Pierre-Marc(1800-1841)及Jules-Marc(1802-1841)。由于未有 Hess的族谱数据,因此未能确定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四季」系列的风格和质量让人联想到是Lissignol的作品,但他在1819年已经离世,正值这些时计生产期的中间(1815-1825年)。另一方面,根据当时的文字记载,J.M. Henry是肖像画和珐琅肖像作品的专家。因此,「四季」系列相信是这两间工坊的作品。
来到今天,相信每位艺术爱好者的梦想,就是看到「四季」系列完整重现— 四对相互匹配的对装时计重新组合……即是八件珍贵的历史宝藏!但到底当初真的生产了八枚时计吗?
我们衷心感谢Eric Tortella为此时计的研究提供协助。
Frères Oltramare(1801/11年至1826年间)
本拍品精致奢华的表壳,乃Frères Oltramare工坊的作品。享负盛名的Frères Oltramare被称为黄金表壳制造商或「monteurs de boites en or」。
Oltramare家族最初来自热那亚,于17世纪在定居日内瓦。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该家族的某些分支开始从事制表行业。 Pierre Oltramare(1753-1827)于1768年在日内瓦与制表大师Jean Pattey de Passiery签署学徒合同。后来,Pierre Oltramare成为制表大师,并于1780年9月24日与Judith Borel(c.1757-1819)结婚。这对夫妇育有七名孩子,其中包括Louis-David-Benjamin(1781-1851)和Jean-Hugues(1786-1856)。他们经培训后成为制作时计金壳的工匠(monteurs de boîtes en or)。Oltramare兄弟似乎在19世纪初期进行非正式合作。在1810至1811年间,他们以横向菱形中带有FO字母的图案注册成Frères Oltramare的商标。在日内瓦从法国占领中解放后,他们于1815年11月4日重新注册了同一商标。他们的工坊位于圣热尔韦地区的82, rue de Coutance;这家联营公司其后于1826年3月31日解散。
Oltramare兄弟与Piguet&Meylan合作无间。许多由他们所制的表壳均出口至外地市场,特别是中国。
Piguet & Meylan(1811至1828年)
Isaac-Daniel Piguet(1775-1841)与Philippe-Samuel Meylan(1772-1845)同样来自汝拉山谷的勒谢尼特(Le Chenit),并于年青时前往日内瓦从事钟表工作。Piguet于1800年到达日内瓦,而Meylan在1792至1794年间首次逗留后再于1811年重返当地。他们在1811年合作建品牌立,并经营至1828年。Piguet & Meylan专门制作奢华对象,以及配备不同功能的时计,如两问、三问、活动人偶或音乐等。他们亦有出产镂空时计及机械动物。
该公司以及两个家庭的住所,均位于日内瓦的罗讷河右岸的Saint-Gervais区,45 rue Jean-Jacques Rousseau。
公司解散后, Isaac-Daniel Piguet和Philippe-Samuel Meylan皆各自与其儿子继续工作。这17年的合作时间为日内瓦钟表史留下不少优美的杰作。通常根据中国市场的喜好制作对装珍品,并配上华丽装饰,有时还会由日内瓦最顶级的工匠在黄金上进行珐琅微绘。
现时,许多Piguet & Meylan的作品都均收藏在日内瓦百达翡丽博物馆中。
参考文献:
与此时计相关的参考文献资料,敬请参阅英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