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专文
来自一位十分重要的私人藏家,据我们研究所知,此怀表从未曾作公开发售。由G. Menni以人手在珐琅上绘制的赛马场景是如此出色,它似乎将马匹奔腾的瞬间凝住,完美捕捉了马匹的动态和原始力量。精致和罕见的雕花装饰令表壳升华至另一层次,配合其超卓的状态,此怀表无疑是出色的艺术杰作。以长达一年的时间完成;由于生产成本高昂,加上技艺高超的珐琅工匠数量日减,这些非凡时计的产量自然是少之又少。每件珐琅彩绘作品均独一无二,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令人难以抗拒的藏品。
珐琅场景以纯手工制作,并有G. Menni的标志。G. Menni是最后一批能够把极其严谨的微绘珐琅艺术延续的伟大珐琅工匠之一。Course de Chevaux场景出自艺术家Y. Delfo的手笔,其作品中以迷人的旅游海报最受注目。G. Menni的作品主要受印象派画家和不同风格的传统大师所启发,他利用珐琅彩绘的秘密炼金术,为这些独特的百达翡丽时计赋予无与伦比的深度以及精致细腻的的艺术感。每件独一无二的作品需要数个月至两年时间才能完成。 G. Menni于20世纪后期在日内瓦工作,并为百达翡丽制作了约50件微绘珐琅作品。部份作品描绘了一些著名场景,例如划船人的午宴(1990)、Picasso clown(1989)和Canaletto Canale Grande(1984)。
珐琅艺术是一项古老而且被广泛采用的技术,拥有3000多年的历史。所有古代文化都懂得运用珐琅艺术为珠宝和装饰摆件提供亮度和颜色。
珐琅是一种源自硅砂的玻璃物质,呈透明状(称为fondant),添加各种矿物质(通常是金属氧化物)后可呈现不同色泽,将其研磨成精细粉末,可与水或油混合成稠状液体。当将其应用于金属、玻璃或陶瓷之上然后放进窑炉以摄氏750至800度的高温煅烧,珐琅才会与基底融合成一体,变得非常平滑、坚固和持久耐用。与颜料不同,珐琅在紫外线照射下不会褪色,具有持久的色牢度。
怀表在16世纪开始流行,甚至被视为是奢侈品的一种。工匠被要求以各种材质制作豪华的表壳,并以不同的工艺进行装饰,从而反映出怀表主人的财富。珐琅凭借其独特性成为其中一个媒介,包括以微绘珐琅的形式出现。色彩多变的珐琅构成微妙而丰富的色调,让人联想到水彩画作;顾客可自由发挥其想象力,以肖像昼、山水画,甚至名画家画作的复制品等主题,定制独一无二的表壳。
这项技术源于1630年代的法国,并由逃避宗教迫害而移民的Huguenot传入日内瓦。自17世纪以来,日内瓦珐琅学校以生产最优秀的怀表微绘珐琅而闻名;这有赖一项新技术的出现,赋予珐琅画更高的耐用性和独特的光彩,令作品大获好评。
在所有珐琅技术中,微绘珐琅是精湛技术和艺术触角的结晶,至今仍是最罕见和最困难的装饰艺术。 百达翡丽总裁泰瑞.斯登(Thierry Stern)曾表示,珐琅工匠是世界上最艰苦的工作:「珐琅制作是一件极其恐怖的工作。是的,一方面,你需要有圣人的耐心;你需要有钢铁般的神经和稳定的双手;你需要有难得一见的艺术天赋;但最重要的,是你必需能够承受这样的恐惧 — 在制作过程中每一个步骤,你的作品也有可能被瞬间摧毁,但你完全无法挽回。」复杂的设计或画作可能需要在窑炉中进行多达25次煅烧,任何温度和空气的变化以至细微的尘埃,都有可能使整整一年的艰辛工作化为乌有。
百达翡丽自1839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日内瓦「制作精致时计」(belle horlogerie)的传统,将最出色的制表师与最专业的工匠(雕刻师、金匠、珐琅师和宝石镶嵌师)配对。 品牌的Grand Feu微绘珐琅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只有极少数拥有超凡技艺的珐琅师能够被选中,在百达翡丽的作品印上其标志。
在享负盛名的日内瓦百达翡丽博物馆,其中一个名为「珐琅与雕花怀表(1960-2000年)」的常设展览,展出了一系列饰有珐琅微型画的百达翡丽怀表,相关资料亦载于《Patek Philippe Museum - Patek Philippe Watches, Vol. II》, pp. 368 – 381。
珐琅场景以纯手工制作,并有G. Menni的标志。G. Menni是最后一批能够把极其严谨的微绘珐琅艺术延续的伟大珐琅工匠之一。Course de Chevaux场景出自艺术家Y. Delfo的手笔,其作品中以迷人的旅游海报最受注目。G. Menni的作品主要受印象派画家和不同风格的传统大师所启发,他利用珐琅彩绘的秘密炼金术,为这些独特的百达翡丽时计赋予无与伦比的深度以及精致细腻的的艺术感。每件独一无二的作品需要数个月至两年时间才能完成。 G. Menni于20世纪后期在日内瓦工作,并为百达翡丽制作了约50件微绘珐琅作品。部份作品描绘了一些著名场景,例如划船人的午宴(1990)、Picasso clown(1989)和Canaletto Canale Grande(1984)。
珐琅艺术是一项古老而且被广泛采用的技术,拥有3000多年的历史。所有古代文化都懂得运用珐琅艺术为珠宝和装饰摆件提供亮度和颜色。
珐琅是一种源自硅砂的玻璃物质,呈透明状(称为fondant),添加各种矿物质(通常是金属氧化物)后可呈现不同色泽,将其研磨成精细粉末,可与水或油混合成稠状液体。当将其应用于金属、玻璃或陶瓷之上然后放进窑炉以摄氏750至800度的高温煅烧,珐琅才会与基底融合成一体,变得非常平滑、坚固和持久耐用。与颜料不同,珐琅在紫外线照射下不会褪色,具有持久的色牢度。
怀表在16世纪开始流行,甚至被视为是奢侈品的一种。工匠被要求以各种材质制作豪华的表壳,并以不同的工艺进行装饰,从而反映出怀表主人的财富。珐琅凭借其独特性成为其中一个媒介,包括以微绘珐琅的形式出现。色彩多变的珐琅构成微妙而丰富的色调,让人联想到水彩画作;顾客可自由发挥其想象力,以肖像昼、山水画,甚至名画家画作的复制品等主题,定制独一无二的表壳。
这项技术源于1630年代的法国,并由逃避宗教迫害而移民的Huguenot传入日内瓦。自17世纪以来,日内瓦珐琅学校以生产最优秀的怀表微绘珐琅而闻名;这有赖一项新技术的出现,赋予珐琅画更高的耐用性和独特的光彩,令作品大获好评。
在所有珐琅技术中,微绘珐琅是精湛技术和艺术触角的结晶,至今仍是最罕见和最困难的装饰艺术。 百达翡丽总裁泰瑞.斯登(Thierry Stern)曾表示,珐琅工匠是世界上最艰苦的工作:「珐琅制作是一件极其恐怖的工作。是的,一方面,你需要有圣人的耐心;你需要有钢铁般的神经和稳定的双手;你需要有难得一见的艺术天赋;但最重要的,是你必需能够承受这样的恐惧 — 在制作过程中每一个步骤,你的作品也有可能被瞬间摧毁,但你完全无法挽回。」复杂的设计或画作可能需要在窑炉中进行多达25次煅烧,任何温度和空气的变化以至细微的尘埃,都有可能使整整一年的艰辛工作化为乌有。
百达翡丽自1839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日内瓦「制作精致时计」(belle horlogerie)的传统,将最出色的制表师与最专业的工匠(雕刻师、金匠、珐琅师和宝石镶嵌师)配对。 品牌的Grand Feu微绘珐琅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只有极少数拥有超凡技艺的珐琅师能够被选中,在百达翡丽的作品印上其标志。
在享负盛名的日内瓦百达翡丽博物馆,其中一个名为「珐琅与雕花怀表(1960-2000年)」的常设展览,展出了一系列饰有珐琅微型画的百达翡丽怀表,相关资料亦载于《Patek Philippe Museum - Patek Philippe Watches, Vol. II》, pp. 368 –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