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专文
这件独特的硬烧掐丝珐琅杰作由著名珐琅大师 Elisabeth Persset Lagger于 1978 年制作,令人惊叹不已。 Elisabeth Persset Lagger擅于制作精美的掐丝珐琅作品,她主要受雇于百达翡丽并为其制作圆顶座钟。由于处理弯曲的面板和圆顶极富挑战性,只有经验丰富的大师才能掌握箇中技巧。 Elisabeth Persset Lagger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工匠;由于同一时间只有极少数技艺如斯精湛的工匠,来自各大钟表商的订单自然从不间断。由于这项技术只能以手工完成,因此每年只能制作极少量的作品。
对于稀有钟表收藏家来说,这件已经有 40 多年历史的圆顶钟绝对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宝藏,亦是 Elisabeth Perusset Lagger 为百达翡丽制作的重要作品,难能可贵。
L'Aventure de la Voile
每一件百达翡丽圆顶座钟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需要艺术家高度精准和超凡的技巧。有些座钟是受客户委托而专门制作,以展现特定的故事或图案。本拍品正正讲述了其独特的故事:在一个公海冒险之旅的所见所闻,令人兴奋不已而且出乎意料。或许是原主人为了纪念过去的旅程而购买的,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本拍品都是一件富有想像力而且令人难忘的艺术品。其珐琅面板的详细描述如下:
左面板:在蓝绿色的大海上有一艘挂着旗帜的船,还有鱼儿和金色的波浪,波塞冬(希腊神话中的海神)和一座宏伟的城堡
中央面板: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远方有两艘船,天空中大面积且下坠的黑云构成阴影
右面板:一艘较大的船、船锚和明亮的绿色海洋
圆顶:一个大而深邃的红色影像,有可能代表太阳,但同时是一个指南针。还可看到船帆、袋子、木桶、手稿和卷轴(可能代表地图)。
此钟的圆顶正正是其有趣和独特之处。不仅因为这个圆顶所代表的图案,还因为它略显凹凸不平的质感,令人联想起海洋的涨潮和退潮。通过其故事、技巧、色调和材质,我们不期然被带到另一个世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愉悦时光。这亦是一件艺术品在本质上的伟大成就。
百达翡丽圆顶座钟
百达翡丽在20世纪中叶推出太阳能圆顶座钟。拥有豪华且装饰独特的外壳,上面刻有各式各样的图案或掐丝珐琅场景。由于一直以来广受欢迎,时至今天,百达翡丽仍继续制作圆顶座钟。圆顶座钟作品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代:制于1950至1960年代,带有机械式17'''250 E怀表机芯,以圆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供电。数字17为机芯的直径,其量度单位名为lines 或lignes,采用旧式工业中以烛芯进行测量的方法;250是机芯的厚度;E代表电(Electric)。大型太阳能电池板为圆柱形储电装置供电,然后将能量传输至机芯。这个荣获专利的优秀机械装置令时钟即使在黑暗中亦能正常运作,在当时而言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百达翡丽更因此被视为拥有掌控光能的力量。
第二代:自1970年开始采用石英机芯生产圆顶座钟,面积较小的太阳能电池板被安装在圆顶上更高的位置;1990年代的太阳能板变得更加小巧。
第三代:唯一一个圆顶座钟系列搭载使用电池的机芯。自2007年起,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变得更细,有些座钟甚至没有太阳能板。
1940年代末期,瑞士制表业复兴了自东罗马时期已开始使用的掐丝珐琅技术。该技术使用金或铜的细丝(filaments)勾勒出设计主题的轮廓,并将其焊接于底板表面。在空白位置中填充珐琅釉彩再经多次煅烧,窑炉温度需要在摄氏700度至900度之间以达至不同的颜色。百达翡丽的珐琅工匠可能要用上整整一年时间才能完成一座圆顶座钟,工坊每年的出品实在屈指可数。 1949年的巴塞尔钟表展,工匠终成功将珐琅作品微型化并应用在腕表之中。
对于稀有钟表收藏家来说,这件已经有 40 多年历史的圆顶钟绝对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宝藏,亦是 Elisabeth Perusset Lagger 为百达翡丽制作的重要作品,难能可贵。
L'Aventure de la Voile
每一件百达翡丽圆顶座钟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需要艺术家高度精准和超凡的技巧。有些座钟是受客户委托而专门制作,以展现特定的故事或图案。本拍品正正讲述了其独特的故事:在一个公海冒险之旅的所见所闻,令人兴奋不已而且出乎意料。或许是原主人为了纪念过去的旅程而购买的,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本拍品都是一件富有想像力而且令人难忘的艺术品。其珐琅面板的详细描述如下:
左面板:在蓝绿色的大海上有一艘挂着旗帜的船,还有鱼儿和金色的波浪,波塞冬(希腊神话中的海神)和一座宏伟的城堡
中央面板: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远方有两艘船,天空中大面积且下坠的黑云构成阴影
右面板:一艘较大的船、船锚和明亮的绿色海洋
圆顶:一个大而深邃的红色影像,有可能代表太阳,但同时是一个指南针。还可看到船帆、袋子、木桶、手稿和卷轴(可能代表地图)。
此钟的圆顶正正是其有趣和独特之处。不仅因为这个圆顶所代表的图案,还因为它略显凹凸不平的质感,令人联想起海洋的涨潮和退潮。通过其故事、技巧、色调和材质,我们不期然被带到另一个世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愉悦时光。这亦是一件艺术品在本质上的伟大成就。
百达翡丽圆顶座钟
百达翡丽在20世纪中叶推出太阳能圆顶座钟。拥有豪华且装饰独特的外壳,上面刻有各式各样的图案或掐丝珐琅场景。由于一直以来广受欢迎,时至今天,百达翡丽仍继续制作圆顶座钟。圆顶座钟作品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代:制于1950至1960年代,带有机械式17'''250 E怀表机芯,以圆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供电。数字17为机芯的直径,其量度单位名为lines 或lignes,采用旧式工业中以烛芯进行测量的方法;250是机芯的厚度;E代表电(Electric)。大型太阳能电池板为圆柱形储电装置供电,然后将能量传输至机芯。这个荣获专利的优秀机械装置令时钟即使在黑暗中亦能正常运作,在当时而言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百达翡丽更因此被视为拥有掌控光能的力量。
第二代:自1970年开始采用石英机芯生产圆顶座钟,面积较小的太阳能电池板被安装在圆顶上更高的位置;1990年代的太阳能板变得更加小巧。
第三代:唯一一个圆顶座钟系列搭载使用电池的机芯。自2007年起,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变得更细,有些座钟甚至没有太阳能板。
1940年代末期,瑞士制表业复兴了自东罗马时期已开始使用的掐丝珐琅技术。该技术使用金或铜的细丝(filaments)勾勒出设计主题的轮廓,并将其焊接于底板表面。在空白位置中填充珐琅釉彩再经多次煅烧,窑炉温度需要在摄氏700度至900度之间以达至不同的颜色。百达翡丽的珐琅工匠可能要用上整整一年时间才能完成一座圆顶座钟,工坊每年的出品实在屈指可数。 1949年的巴塞尔钟表展,工匠终成功将珐琅作品微型化并应用在腕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