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w=1)
.jpg?w=1)
.jpg?w=1)
.jpg?w=1)
秦峰男珍藏中國書畫 (Lots 101-107)
明/清 程正揆(1604-1676)
碧山晴嵐
细节
明/清 程正揆(1604-1676)
碧山晴嵐
水墨綾本 立軸
137.2 x 47.5 cm. (54 x 18 ¾ in.)
題識:晴嵐片片碧山飛,清響泉聲聽漸微。扶着瘦筇岡子上,林深紅葉映斜暉。清溪道人程正揆。
鈐印:程正揆、青溪
小栗秋堂(20世紀)題木盒:程正揆山水圖。
乙卯秋既望題於平安蘇竹盦。元直。
註:小栗秋堂,名元直,齋號蘇竹盦,日本中國書畫收藏家。山口謙四郎是山口銀行(現為三菱UFJ銀行旗下一家)的三位創業家之一。他熱衷收藏,尤好中國石雕,為世界聞名的收藏家。現有125件雕像、99件工藝品寄贈大阪市立美術館。
碧山晴嵐
水墨綾本 立軸
137.2 x 47.5 cm. (54 x 18 ¾ in.)
題識:晴嵐片片碧山飛,清響泉聲聽漸微。扶着瘦筇岡子上,林深紅葉映斜暉。清溪道人程正揆。
鈐印:程正揆、青溪
小栗秋堂(20世紀)題木盒:程正揆山水圖。
乙卯秋既望題於平安蘇竹盦。元直。
註:小栗秋堂,名元直,齋號蘇竹盦,日本中國書畫收藏家。山口謙四郎是山口銀行(現為三菱UFJ銀行旗下一家)的三位創業家之一。他熱衷收藏,尤好中國石雕,為世界聞名的收藏家。現有125件雕像、99件工藝品寄贈大阪市立美術館。
来源
山口謙四郎(1886-1957)收藏。
出版
鈴木敬編,《中國繪畫綜合圖錄第四卷:日本篇II寺院˙個人》,東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6月,第IV-391、IV-634頁,圖版JP34-057。
更多详情
1949年,秦峰男誕生於島根縣出雲大社附近一個醬油釀造商家庭。秦 氏在此環境氛圍中長大成人,造就了他特有的審美意趣。跟大多數醬 油釀造商一樣,秦氏家境頗為優渥,其祖父更獲推選為主席,執管村 中事務。1967年,首都東京的企業大量招聘高中畢業生,以滿足增長 迅猛的行業需求,由此興起了一股「集團就職」熱潮,秦氏亦趁此機 會移居東京。初來乍到,他獲一家醫療設備貿易公司聘用,挨家挨戶 到診所推銷商品,但他心中暗忖究竟能否以此作為終身職業。
值此期間,秦氏的興趣逐漸轉向古玩。他開始光顧古玩店,購藏一些心儀之作。其後,他拜讀了民藝運動發起人柳宗悅的著作並深受 啟發,遂於1976年毅然辭職。根據柳宗氏的哲學,真正的美源於 末經斧鑿的天然素材,心無雜念的匠人方能將之轉化為藝術品的靈 魂。這種極簡的審美意趣,貫穿了柳宗氏的藝術評鑑手法。秦氏以 柳宗氏倡行的美學來對待藝術品,即直覺先行,市場風向次之,鍥 而不捨地全力蒐求一流作品。1984年,他在大阪西天滿老松通開設 首家「秦氏古美術」(Hata Kobijutsu)古玩店,此處各大古董店林立, 平野古陶軒(Hirano Kotōken)便是一例。1990年,他正式成為關西 菁英古董商雲集之所——大阪美術俱樂部——的會員;1992年,他在 神戶住所附近的蘆屋市開設第二家古玩店。
九十年代中期,亦即秦氏開設實體店到加入大阪美術俱樂部期間, 其業務蒸蒸日上。他與博物館及私人藏家關係良好,與此同時也 開始在國際拍賣會上參與競投。2023年9月,他委託紐約佳士得推 出“靈心慧目:秦峰男中國藝術集珍”拍賣,推出珍藏已久的青銅 器與瓷器,得到業界認可與肯定,成績斐然。秦氏之所以能在古玩 界脫穎而出,端賴多方面的契機與造化,諸如柳宗悅之美學,或是 其家鄉出雲的聖潔之美。這些非同凡響的經歴,使他視每次與藝術 珍品的邂逅為一大樂事。
值此期間,秦氏的興趣逐漸轉向古玩。他開始光顧古玩店,購藏一些心儀之作。其後,他拜讀了民藝運動發起人柳宗悅的著作並深受 啟發,遂於1976年毅然辭職。根據柳宗氏的哲學,真正的美源於 末經斧鑿的天然素材,心無雜念的匠人方能將之轉化為藝術品的靈 魂。這種極簡的審美意趣,貫穿了柳宗氏的藝術評鑑手法。秦氏以 柳宗氏倡行的美學來對待藝術品,即直覺先行,市場風向次之,鍥 而不捨地全力蒐求一流作品。1984年,他在大阪西天滿老松通開設 首家「秦氏古美術」(Hata Kobijutsu)古玩店,此處各大古董店林立, 平野古陶軒(Hirano Kotōken)便是一例。1990年,他正式成為關西 菁英古董商雲集之所——大阪美術俱樂部——的會員;1992年,他在 神戶住所附近的蘆屋市開設第二家古玩店。
九十年代中期,亦即秦氏開設實體店到加入大阪美術俱樂部期間, 其業務蒸蒸日上。他與博物館及私人藏家關係良好,與此同時也 開始在國際拍賣會上參與競投。2023年9月,他委託紐約佳士得推 出“靈心慧目:秦峰男中國藝術集珍”拍賣,推出珍藏已久的青銅 器與瓷器,得到業界認可與肯定,成績斐然。秦氏之所以能在古玩 界脫穎而出,端賴多方面的契機與造化,諸如柳宗悅之美學,或是 其家鄉出雲的聖潔之美。這些非同凡響的經歴,使他視每次與藝術 珍品的邂逅為一大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