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莫兰迪的微妙姿态与静谧圆满意境

被形容为 “二十世纪毋庸置疑最伟大的意大利画家” ,这位博洛尼亚出生的艺术家以其 “僧侣画家” 的外号广为人知,他笔下的静物画及风景画散发别树一帜的低调风格,备受藏家青睐

乔治·莫兰迪于1890年生于意大利博洛尼亚,其一生几乎都在当地度过。他年轻时就读于博洛尼亚艺术学院,其后在该校担任教授达26年。

莫兰迪现今最广为人知的,是他画笔下充满静思氛围的优美静物画,艺术史学家Roberto Longhi不禁形容他 “堪称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意大利画家” 。

乔治·莫兰迪(1890-1964) 《静物》(Natura morta) 1946年作。10¼ x 16⅛ 吋(26.4 x 41公分)。油彩 画布。估价:400-600,000英镑。此拍品于2019年10月1日佳士得伦敦杰瑞米·兰卡斯特珍藏拍卖中呈献。© 2019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SIAE Rome

乔治·莫兰迪(1890-1964) 《静物》(Natura morta) 1946年作。10¼ x 16⅛ 吋(26.4 x 41公分)。油彩 画布。估价:400-600,000英镑。此拍品于2019年10月1日佳士得伦敦杰瑞米·兰卡斯特珍藏拍卖中呈献。© 2019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SIAE Rome

立体主义及未来主义的实验

莫兰迪于事业最初期时,曾尝试立体主义及未来主义这两种当时盛行的艺术风格。然后由1917年起往后数年,他转而投入由意大利画家乔治·德·基里科(Giorgio di Chirico)卡洛·卡拉(Carlo Carrà)开拓的形而上画派。

笼统来说,此画派以如梦境般的图像作引伸,伴随怪异光线,画中物也不合比例,充满具象征性的古怪物件。《形而上静物画》(Metaphysical Still Life)就是当中的典型例子,此画现为俄罗斯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State Hermitage Museum)馆藏。

佳士得意大利的战后及当代艺术资深专家Renato Pennisi表示: “这些形而上静物画对莫兰迪的艺术风格发展十分重要,然而却鲜见于市场,因为它们几乎都已被博物馆收为馆藏。”

乔治·莫兰迪(1890-1964) 《静物》 1946年作。油彩 画布。9¼ x 14⅛ 吋(23.5 x 36公分)。估价:400-600,000英镑。此拍品于2019年10月4日佳士得伦敦意大利思潮拍卖中呈献。© 2019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SIAE Rome

乔治·莫兰迪(1890-1964) 《静物》 1946年作。油彩 画布。9¼ x 14⅛ 吋(23.5 x 36公分)。估价:400-600,000英镑。此拍品于2019年10月4日佳士得伦敦意大利思潮拍卖中呈献。© 2019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SIAE Rome

莫蘭迪的代表風格:安謐淡逸的意境

直至1920年,有迹象显示莫兰迪的画风渐有异于德·基里科,并开始自成一格。他于同年所绘的静物画《静物》(Natura morta),摒弃戏剧性的阴影效果以及粗黑色的勾勒线条,取而代之的是柔和朦胧的光线。

画中的面包、苹果和空杯暗示这是一顿质朴无华的简餐,呼应着一段有关莫兰迪的传言;有记载指他始终过着简单的隐居生活,甚至被冠以 “僧侣画家” (Il Monaco)的外号。他一生未婚,成年后大部分日子都与三位妹妹在一间朴素公寓同住,他将睡房扩建两倍成为工作室。

就如他自己形容: “我是一位透过绘画去表达安谧淡逸氛围的画家,我对这种意境推崇备至。”

莫兰迪的标志性画作:桌上的瓶子、花瓶和水壶

由1920年代早期至1960年代早期,莫兰迪的画风明显地非常一致。此时他已创作出其标志性作品系列:采用灰、啡、粉白为主的暗色调,以桌上的瓶子、花瓶和水壶为主角的静物画。

表面上,他的每幅画或许看似非常相像,然而当中充满着微妙的差异变化;物件的位置摆放、组合方式,以及不同光线,都是影响因素。莫兰迪对细节极为专注,他对瓶子位置的轻微调整,就如象棋大师移动一步棋般举足轻重。

乔治·莫兰迪(1890-1964) 《静物》 1939年作。12⅝ x 22¼ 吋(32 x 56.5公分)。2015年10月16日于佳士得伦敦售出,成交价2,546,500英镑 © DACS 2019

乔治·莫兰迪(1890-1964) 《静物》 1939年作。12⅝ x 22¼ 吋(32 x 56.5公分)。2015年10月16日于佳士得伦敦售出,成交价2,546,500英镑 © DACS 2019

上图为1939年的《静物》,画中的物件一字排开,高低起伏的高度,以及鲜明的色彩交替排列(以朱红色最为夺目),形成了一段从左至右的节奏。莫兰迪的天赋才华,就是将一组寻常器皿转化为永恒经典的画作。

他曾说: “我需要数星期的时间,为一块桌布挑选相配的一组瓶子。然而我仍然不时会在摆放距离上出错;也许我的步伐太快了。”

艰辛的准备以及对恒久的感知

莫兰迪的准备工作包括自己绷裱画布、研磨颜料等工夫。他创作过两幅绝无仅有的椭圆形画布作品,其中一幅为其创下艺术家世界拍卖纪录:1940年的《静物》,于2018年5月在佩吉及大卫·洛克菲勒夫妇珍藏拍卖中以430万美元成交。

乔治·莫兰迪(1890-1964) 《静物》 1940年作。椭圆形:14¾ x 19⅝ 吋(37.5 x 50公分)。2018年5月8日于佳士得纽约售出,成交价4,332,500英镑 © DACS 2019

乔治·莫兰迪(1890-1964) 《静物》 1940年作。椭圆形:14¾ x 19⅝ 吋(37.5 x 50公分)。2018年5月8日于佳士得纽约售出,成交价4,332,500英镑 © DACS 2019

而为了让物件看起来不透光,藉此注入恒久的感觉,莫兰迪也喜欢将颜料涂在物件上,让灰尘在上面堆积。

莫兰迪作品的市场

Pennisi以 “前境看涨” (buoyant)形容这位艺术家的市场: “莫兰迪一直被视为二十世纪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是欧美藏家圈子中的重要人物。然而情况在过去数年出现了变化;亚洲买家现在对他充满兴趣,为莫兰迪作品市场注入强心针。”

莫兰迪作品中的重复特质、细微表现方法,以及静谧圆满的意境,与不少亚洲文化不谋而合。专家表示: “有人会联想到书法或太极这些文化传统。莫兰迪的静物画之美,超越其创作的时间与空间;而这点亦反映在其现今市场价格当中。”

莫兰迪作品的拍卖纪录于过去三年半内被两度刷新,都是由佳士得经手;首次是2015年拍出的1939年《静物》,然后是2018年上拍的1940年《静物》。

风景画

静物画以外,莫兰迪在事业生涯中亦不时创作风景画这个类别。绘画内容多为从他工作室望向窗外的博洛尼亚景色,或是亚平宁山脉(Apennines)中的山峦城镇格里扎纳(Grizzana)周边风景, 他通常在该地避暑,二战时的大部分日子他也待在这里。

乔治·莫兰迪(1890-1964) 《风景》(Paesaggio) 1937年作。油彩 画布。21 x 18⅞ 吋(53.5 x 48公分)。估价:200,000-300,000英镑。此拍品于2019年10月4日佳士得伦敦意大利思潮拍卖中呈献。© 2019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SIAE Rome

乔治·莫兰迪(1890-1964) 《风景》(Paesaggio) 1937年作。油彩 画布。21 x 18⅞ 吋(53.5 x 48公分)。估价:200,000-300,000英镑。此拍品于2019年10月4日佳士得伦敦意大利思潮拍卖中呈献。© 2019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SIAE Rome

1943年的《风景》(Paesaggio)是莫兰迪绘于二战期间的作品;在国际纷乱之际,这幅来自户外写生(en plein air)的作品散发出田园乡郊的宁静氛围。参照他崇敬的艺术家之一、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的风格,莫兰迪将景色稍为抽象化,同时亦确保其中留有相当的雄伟气魄。

名声、赞誉、越趋抽象化

莫兰迪在战后名声渐起,他于1948年代表意大利参加威尼斯双年展,1957年又赢得圣保罗双年展油画大奖(同届竞争对手有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这些成就让他可以放下教鞭,专注艺术。

乔治·莫兰迪(1890-1964) 《静物》 1952年作。油彩 画布。40 x 52公分。估价:200,000-300,000英镑。2019年4月3至4日于佳士得米兰售出,成交价1,570,000欧元

乔治·莫兰迪(1890-1964) 《静物》 1952年作。油彩 画布。40 x 52公分。估价:200,000-300,000英镑。2019年4月3至4日于佳士得米兰售出,成交价1,570,000欧元

1950年代早期,莫兰迪的静物画再有明显转变,风格更趋抽象。上图是绘于1952年的《静物》,松散摆放的物件就像是要浮起来一般。莫兰迪淡化各个颜色区块之间的过渡,让物件、桌子以及后方的墙身之间的关系都变得模糊不清。

Pennisi指出: “他1950年代的作品越是抽象,越是受到市场欢迎。此时期的画作在价格方面已与莫兰迪巅峰时期即1940年代的作品不相上下,那时他还在绘画传统标准的具象画作。”

乔治·莫兰迪(1890-1964) 《花卉》, 1950年作。油彩 画布。14 x 12吋(35.5 x 30.4公分)。估价:200,000-300,000英镑。此拍品于2019年10月4日佳士得伦敦意大利思潮拍卖中呈献。© 2019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SIAE Rome

乔治·莫兰迪(1890-1964) 《花卉》, 1950年作。油彩 画布。14 x 12吋(35.5 x 30.4公分)。估价:200,000-300,000英镑。此拍品于2019年10月4日佳士得伦敦意大利思潮拍卖中呈献。© 2019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SIAE Rome

莫兰迪静物画中的符号象征与意义探究

莫兰迪于1964年逝世,享年73岁。他的作品影响后世许多艺术家,包括极简抽象派,此派推崇莫兰迪的简约美学,以及他对井然有序和几何空间的重视。2008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为他举办了大型回顾展

然而,莫兰迪留下了一道千年难解的问题:他所绘画的桌上物件,是否具有任何象征意义?曾有研究人员表示它们或许是中世纪意大利城镇的天际线,由高度不一的城塔组成;亦有观点指它们其实是人像,也许就是莫兰迪生命中一直缺少的朋友。然而艺术家本人却不爱为他的作品作解说,所以或许我们就以意大利小说家翁贝托·埃科(Umberto Eco)的句子来作结。

1993年,埃科在博洛尼亚的莫兰迪博物馆开幕仪式上发表演讲,颂扬这位 “物之诗人” ,总是为着 “拥有着最灵性之美的寻常之物” 而赞叹不已。

相关部门

相关拍品

相关拍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