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帆余芳:小听帆楼书画选萃

广州潘氏家族几个世纪以来的辉煌中国文化保育之旅,至今依然坚定不移。潘氏小听帆楼珍藏书画将于今春亮相香港拍场,包括一件极为难得的明代书法名家《集明人小楷扇册》八开,以及王铎的草书《热甚帖》《寒严帖》

Various Asian calligraphy and printed texts displayed, including a large scroll, a book, and fan-shaped papers.

潘氏小听帆楼珍藏明代书法名家《集明人小楷扇册》八开(估价:港元3,000,000-5,000,000)及王铎草书《热甚帖》《寒严帖》(估价:港元4,000,000-6,000,000)。拍品将于2025年4月30日在佳士得香港中国古代书画拍卖中呈献

在中国历史上,很少家族如广州潘氏家族般能将商业、文化和慈善事业融为一体,既超出同群且影响深远。潘氏家族原籍福建泉州,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迁居广东番禺。他们不但深深地融入广州地区之社会及经济,更加广泛地参与了划时代性的中西方交流,在文化、教育和慈善领域烙下历史性的印记。

潘氏家族人才辈出,汇集文人、学者、诗人、艺术家、收藏家、官员及儒商。当中潘振承(1714-1788)是18世纪广州贸易体系中的杰出人物。家族拥有的同文行是当时广州十三行中最大的外贸公司,作为公行(清朝授权予西方国家进行贸易的同业公会)其中一位最强大的商家,致力推动中国之全球商业往来。1760-1788年在他的领导下,同文行发展蓬勃,传承至他第四子潘有度(1755-1820)后,家族生意蒸蒸日上,达到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

佚名,《广州十三商馆》,约1784-1785年,水粉绢本,43.5 x 71公分。何东爵士捐赠。香港艺术馆藏品

到了19世纪,潘氏家族的影响力已从商界扩展到文化保育领域。第三代传人潘正炜(1791-1850年)是听帆楼的主人,听帆——意为“听帆声”——唤起了行商的宏伟气势和海上贸易带来的财富。潘正炜乃清道光年间广州士绅领袖人物之一,出身于广州书香门第,又是外贸巨子,潘正炜幼承庭训,书学苏米,小楷精绝,为乡试副榜贡生,好书画碑帖收藏,是一位用心专注的中国艺术收藏家和鉴赏家。他收藏了大量古代书画,并与当时广东地区众多文人交往,其中包括政治家兼艺术鉴赏家吴荣光(1773-1843年),他为潘氏的许多珍藏作品题跋。潘正炜精心编撰《听帆楼藏书画》五卷及《听帆楼诗集》,向世人证明了他致力于保育中国艺术遗产的决心。

潘正炜(1791-1850)像

潘正炜(1791-1850)像

尽管公行制度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瓦解,潘氏家族的知识和文化遗产仍得以传承。后世子孙走上截然不同但相辅相成的道路,崇尚知识、文化保育和社会福利。

至20世纪初,潘氏家族成员定居香港,恪守家族传统对艺术和文化的崇敬依然坚定不移。其中著名建筑师潘祖尧(1942-2022年)继承了部分听帆楼藏品,并进一步扩充收藏。他曾任敏求精舍主席,致力在香港和海外举办艺术展览。为了表示谦卑和对祖先的敬意,他将自己的收藏命名小听帆楼,英文为The Canton Collection,用以纪念历代祖先为他奠定深度欣赏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基础。

潘祖尧(1942-2022年),1980年代摄于中国

潘祖尧(1942-2022年),1980年代摄于中国

潘氏家族珍藏中有一件非凡藏品,即《集明人小楷扇册》八开。分别汇集明祝允明、文征明、王宠、邵弥,薛明益,以及明四家(彭年、周天球、文嘉、文彭),董其昌、王铎等共十一人。最为难得的是八开扇面俱为蝇头楷书,各人所宗取资不同,故姿媚与遒劲兼而有之。

明 祝允明(1460-1526)、王铎(1592-1652)及诸家。《集明人小楷扇册》。水墨金笺 册页八开。每开约16 x 46.5公分(6 1/4 x 18 3/8英寸)。估价:港元3,000,000-5,000,000。此拍品将于2025年4月30日在佳士得香港中国古代书画拍卖中呈献

听帆楼主人潘正炜更于每开扇面上以小楷书题跋,推崇之情,溢于文辞。而由其题跋推测,扇册最初共有十六帧,而如今存世八帧。在扇册夹版封面,有潘宝鐄(1853-1892)题字云:“听帆楼故物孙宝鐄购回,谨藏望琼仙馆”,推测可能潘正炜听帆楼藏品在生前或遭战事乱离,有所散佚,赖其孙潘宝鐄后来在外又购回收藏,并由家族传承至今,至可珍宝。

明 王铎(1592-1652)。草书《热甚帖》《寒严帖》。水墨绫本 立轴。170.5 x 53.5公分(66 ⅝ x 21 ⅛英寸)。估价:港元4,000,000-6,000,000。此拍品将于2025年4月30日在佳士得香港中国古代书画拍卖中呈献

小听帆楼中另有一件王铎草书绫本杰作,上附清末明初藏家郑侠如(1610-1673)藏印。王铎此幅临帖的草书,称之为一笔书,又名连绵草,是草书的一种书写方式。据唐人张怀瓘《书断》云始自张芝(?-192),所谓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 即是一笔写来,骨肉血脉相连不断,有绵绵不绝之意。此幅草书作品的全幅书意行气流畅,线条既富圆转流动之美,亦有屈铁折戟之力,变化多端,为王铎书法中罕有精品。

收取佳士得Going Once电子杂志,精选所有Christies.com的热门文章,以及即将举行的拍卖及活动等最新资讯

除《集明人小楷扇册》八开及王铎草书《热甚帖》《寒严帖》之外,今季佳士得春拍中呈献的潘氏家族珍藏书画选萃还包括祝允明、文征明、文嘉、陈淳等大师的精美扇面作品,见证家族跨越几个世代的艺术收藏,其保育中国艺术辉煌遗产的初心在岁月中闪耀光芒。

相关拍品

相关拍卖

相关文章

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