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是次鐘錶界盛事
-
Event date 10月22日 - 24日 -
Event location 香港
第十屆鐘錶論壇 演講嘉賓
佳士得欣然宣布即將舉辦第十屆享譽全球的「鐘錶論壇(Horology Forum)」。誠邀您於10月22至24日蒞臨佳士得The Henderson全新亞太區總部,參與是次鐘錶界盛事。
佳士得有幸邀得多位全球知名的嘉賓講者探討在工匠大師、業界領軍及慧眼藏家之間開啟自由對話,帶來引人入勝的非凡體驗。

Ali Nael
Ali Nael為新加坡著名拍賣行及鐘錶博物館FutureGrail的行政總裁。FutureGrail致力推廣製錶工藝教育,引導新晉及資深藏家和鐘錶愛好者領略鑑賞鐘錶藝術傑作的樂趣。
Nael 先生著有《My Dream Collection》一書(2019年),介紹百達翡麗的精湛工藝,後來創立FutureGrail的專業團隊,延續其收藏旅程。FutureGrail借助以下優勢提供出類拔萃的服務:
- 買賣時計珍品的拍賣及私人洽購服務
- 鑑定及估價服務
- 安全運送及倉儲選擇
- 策展及諮詢服務
- 藏品管理
Nael 先生的願景為結合教育、保存和鑑賞等基本要素,讓藏家能深入認識鐘錶藝術,展開充實而愉快的收藏之旅。

Austen Chu
Austen Chu為創新鐘錶交易平台Wristcheck的創辦人兼行政總裁,致力為二手鐘錶建立可靠和公開透明的買賣渠道,該平台更於2023年入選《福布斯》「百大新銳企業」名單。Austen Chu於2016年在Instagram上創立@horoloupe專頁,迅速吸引逾10萬名志同道合的支持者。他曾獲邀擔任2021年日內瓦鐘錶大賞最年輕的評審,並於同年獲任命為瑞士研究所的委員會成員,其後於2022年受邀加入路易威登腕錶專家委員會。為了表揚Austen的貢獻,《福布斯》更將其列入2023年「30位30歲以下精英」名單。他憑著對鐘錶工藝的無限熱忱和投入,成為鐘錶行業備受推崇的品味先驅,並積極扶助亞洲的年輕創見之士。

Barbara Palumbo
Barbara Palumbo 是一位自由撰稿人、編輯、演說家,同時也是一位行業多面手。她於 1996 年開始從事珠寶和鐘錶行業,之後為《Revolution Magazine》、《Modern Luxury》、《WatchUSeek》、《Luxury Daily》、《Upscale Living》等刊物撰稿。她的博客Adornmentality.com 和 WhatsOnHerWrist.com以幽默為底色,曾連續獲由女性珠寶協會頒發的「優秀編輯媒體」類別提名。除了她個人播客 《The Barb Wire》外,她還時常客串主持播客《Scottish Watches》。
Palumbo 女士因以輕鬆、幽默、坦誠的方式介紹鐘錶知識,同時關注那些在鐘錶業產生重大影響的女性而廣受認可。她目前定期為《Revolution》雜誌撰寫專欄,重點介紹世界各地的女性收藏家。
她現與兩個孩子居住在亞特蘭大。

Benoît Mintiens

Bertrand Meylan
Bertrand Meylan為H. Moser & Cie.和 Hautlence的共同擁有人,亦為MELB Luxe subsidiaries的行政總裁,他成立和帶領的附屬公司MELB Asia、MELB Middle East和 MELB Americas,負責推動品牌在各地的發展。Bertrand也是MELB Holding 的董事會成員,該集團為獨立的家族集團,總部設於瑞士汝拉山谷的中心地帶,並持有Hautlence和H. Moser & Cie.旗下公司的大多數股權。
Bertrand在 Institut Supérieur de Marketing du Luxe 取得碩士學位後投身鐘錶行業,曾為愛馬仕及愛彼效力。他於2010年開始管理 Hautlence 的亞太區業務,其後MELB Holding於2012年收購Hautlence和H. Moser & Cie.。Bertrand不僅具備真正的創業精神,更運用在鐘錶行業汲取的寶貴經驗和技巧,為Hautlence和Moser在亞太、中東和美洲等地區建立龐大的分銷網絡。

陳楷遜(Carson Chan)
Carson Chan為WatchProfessorAcademy.com 的創辦人,也是鐘錶行業備受敬重的專家,擁有逾20年的豐富行業經驗。他在投身高級腕錶行業之初擔任Richard Mille亞洲區總經理,對推動品牌在區內的早期發展貢獻良多。其後,Carson擔任邦瀚斯亞洲董事總經理兼高級鐘錶部主管,亦曾擔任瑞士高級製錶基金會的顧問,進一步提升他在鐘錶界的影響力。
他在社交媒體上素有「鐘錶教授」之稱,樂於與大眾分享豐富的知識和對鐘錶的熱愛,並透過充滿教育性的內容吸引和啟發各地鐘錶愛好者。Carson致力提升行業的專業水平和加深公眾對鐘錶的認識,因而成為業內備受尊崇的人物。

Jiaxian Su
Fiona Krüger在美術、設計和鐘錶世界之間建立橋樑,透過雲集專業製錶廠和工匠的全球網絡,積極推廣和展開合作,創作別具意義的作品。
她於2013年創立同名公司,主力設計、製造和銷售自行研發的高級腕錶,同時亦為其他知名品牌和合作夥伴提供創意靈感。Fiona憑著在構思概念、製作、資產創建和諮詢方面的專業技巧,協助其他品牌將獨特構思變成實物。她曾與TASAKI、Ulysse Nardin、Fabergé和L’Épée 1839等知名品牌合作,同時熱心教學,現於國際知名設計學府洛桑藝術設計大學(ECAL)任教。
Fiona的多元文化成長經歷和美術背景,讓她能從獨特角度審視鐘錶業。她展示令人耳目一新的藝術設計視野,強調工藝、創新和分享獨特故事,使品牌的時計作品能在奢侈品行業中獨樹一幟。

鄧希煒(Heiwai Tang)
鄧希煒教授為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馮國經馮國綸基金經濟學教授及副院長(對外事務),亦為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加入港大前,他擔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國際經濟學終身副教授。
鄧教授是德國經濟研究中心(CESIfo)、亞洲金融經濟研究局(ABFER)、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及英國的全球化和經濟政策中心(GEP)的研究員,並曾擔任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聯合國及亞洲開發銀行顧問。他亦曾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學院及哈佛大學擔任訪問學者。

Jackie Ho
Watch Ho & Co. 成立於 2023 年 5 月,已迅速成為香港最具活力和包容性的鐘錶社區之一。秉承 「Good Vibes Only 」的座右銘,這個充滿活力的團體已經策劃了 70 多場激動人心的聚會,在熱情的鐘錶愛好者和著名品牌之間建立寶貴的聯繫。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曾主持過由 Vianney Halter、Ferdinand Berthoud 和 Logan Kuan Rao 等獨立制表大師參與的座談會。
Jackie Ho是中國製造品牌的堅定支持者,同時也是Daniel Roth、De Bethune和F.P. Journe等獨立鐘錶品牌的狂熱收藏家。他對鐘錶和社區建設的承諾不斷激勵著新手和資深收藏家。

蘇家賢(Jiaxian Su)
Jiaxian Su為SJX Watches創辦人,亦是日內瓦鐘錶大賞和首屆Louis Vuitton Watch Prize的評委。

陳慧雯(Jill Chen)
陳慧雯為佳士得副總裁暨亞太區名錶部副主管,常駐香港。陳女士在鐘錶業的經驗豐碩,投身業界初期於安帝古倫任職,其後成為富藝斯香港辦事處的首位員工,負責拓展亞洲鐘錶業務,並透過主題拍賣鞏固拍賣行在亞洲鐘錶市場的地位,貢獻良多。在任職期間,陳女士創下多項世界拍賣紀錄,包括在2015年富藝斯首年拍賣期間成功拍出兩枚古董百達翡麗腕錶(型號130和型號1463精鋼腕錶),成交總額逾800萬美元。
此外,陳女士亦擅長與重要客戶建立關係、管理私人洽購和交易,同時提供專家收藏建議和估價服務,並協助管理家族時計珍藏。她致力提供個人化的客戶體驗和全面的鐘錶相關服務,使她對鐘錶行業的貢獻更加重要。

Johnathan Chan
Johnathan Chan為香港最大鐘錶藏家社群The Horology Club 的聯合創辦人。自三年前成立以來,該團體舉辦了無數與鐘錶相關的聚會,更開設Youtube頻道製作優質影片內容,以及與多個品牌合作研發創新的限量版時計。
Johnathan 由六年前開始收藏腕錶,至今已建立豐富多元的珍藏,涵蓋奇特的古董款式以至現代獨立鐘錶品牌的作品,他尤其鍾情Kari Voutilainen、高珀富斯和MB&F等品牌。

Pim Koeslang
製錶大師Pim Koeslag於2022年加入Christiaan van der Klaauw Astronomical Watches,延續品牌的輝煌故事。除了拓展業務,他亦負責策劃其他技術研發項目,包括品牌首款自行研發的自製機芯。
Pim Koeslag 1981年生於荷蘭阿爾默洛,18歲時入讀阿姆斯特丹的製錶學校,並贏得校內最佳製錶師殊榮,得以在日內瓦百達翡麗接受全面的專業培訓。完成培訓後,他加入康斯登擔任製錶工匠,其後晉升為技術總監。在康斯登集團任職20年期間,他成功研發逾30枚機芯,當中包括一款陀飛輪、一款三問報時和一款計時碼錶機芯。Pim Koeslag亦負責創立高級品牌Ateliers deMonaco,並出任行政總裁。
在日內瓦生活和工作20多年後,Pim Koeslag舉家重返荷蘭,展開人生的新階段。此時,Daniël和Maria Reintjes正物色接管Christiaan van der Klaauw Astronomical Watches的人選,帶領公司開展全新篇章。Pim Koeslag將會協助品牌研發更多天文時計傑作,引領公司邁向光輝未來。

曹文偉(Mark Cho)
Mark Cho為香港及紐約經典男裝集團 The Armoury 的聯合創辦人,亦是英國男裝品牌Drake's的共同擁有人,該品牌在倫敦、紐約和首爾均設有分店。
除了服裝事業外,Mark也是知名腕錶藏家、作家、研究員與合作夥伴。他於倫敦出生,畢業於布朗大學。

Ming Liu
Ming為駐倫敦作家,經常為《金融時報》、《HTSI》、《紐約時報》、《Vogue》、《Vanity Fair》、《Tatler》和《Hodinkee》等國際雜誌供稿。她從事鐘錶業的報導工作十多年,曾採訪行政總裁、製錶工匠、創意總監和藏家等眾多業界名人。她也創作過小說《Our Man in China》,並共同出版《有翼之美:陳世英的蝴蝶珠寶藝術》。

Ming Thein
Ming Thein出生於馬來西亞吉隆坡,在澳洲和新西蘭長大,16歲時便取得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理論物理學碩士學位,其後曾從事多個諮詢及私募股權職位。他於2012年成為一名全職專業攝影師,擔任Leica品牌大使,隨後亦擔任Hasselblad策略總監及大疆創新的董事會顧問。Ming Thein創立了一個雲集逾15萬名攝影師的網上社群,上載的內容超過1,800多篇文章。後來, Ming Thein透過委託訂製的腕錶開始了解腕錶設計和生產工藝,促使他創立MING。品牌第一枚腕錶17.01於2017年面世。於2019年,MING榮獲日內瓦鐘錶大賞的「鐘錶啟示獎(Horological Revelation Prize)」。在Ming Thein的創意和技術指導下,MING開創出一套獨特的設計語言,研創出60多個型號,結集多種複雜功能和物料,其中包括多項全球首創的技術和設計,例如MING鐳射馬賽克和世上最輕盈的機械腕錶LW.01。

Nicholas Biebuyck
Nicholas Biebuyck於2021年3月加入TAG Heuer。他在英國出生和長大,於伯明翰大學修讀機械工程,投身社會後曾在倫敦和香港工作。作為古董鐘錶的權威,Nicholas曾在邦瀚斯和佳士得擔任高級專家,後來更出任Blackbird Watch Manual的業務拓展總監。他以TAG Heuer文化總監的身份,負責管理品牌源自1860年的典藏設計、位於拉紹德封的TAG Heuer博物館、巡迴展覽,以及有關品牌製錶工藝和深厚文化歷史的傳訊工作。Nicholas與產品研發及創新以至古董鐘錶工坊和零售團隊等各個部門緊密合作,更為TAG Heuer的文化傳統及其於現今業務發展中的角色提供重要見解。Nicholas派駐TAG Heuer位於瑞士拉紹德封的總部,亦經常往返位於瑞士埃辛的廠房。他不但熱愛收藏腕錶,也是古董車和電單車及相關活動的愛好者。

Robin Swithinbank
Robin Swithinbank 為作家、記者、編輯和主持,活躍於奢侈品行業,尤其熟悉高級腕錶行業。他於2003年投身新聞業,後來創辦和編輯高級男士生活品味雜誌《The Jackal》。他定期向《紐約時報》、《金融時報》、《Business of Fashion》、《GQ》和《Robb Report》供稿,也是 《WatchPro》的專欄作家,並擔任 Harrods的特約鐘錶編輯。
Robin現為報導奢侈品行業的國際領軍人物,經常參加座談會和網上節目,涉足商業、文化和品味生活等範疇。他於2022年擔任日內瓦鐘錶大賞的評委,亦曾共同出版《寶格麗:超越時間》和《TAG Heuer Carrera: The Race Never Stops》。他與妻子和兩名子女現居於英國。

Robin Tallendier
Robin Tallendier於14歲與父母到上海旅行時購買了數枚中國機械腕錶,自此與鐘錶結下不解之緣。他於2016年3月獲委任為中國鐘錶協會顧問兼「執行專家」,這個中國國家級政府機構專責監督和推動中國鐘錶業的發展。
他於2018年在香港共同創立Atelier Wen,銳意打造首個世界級中國鐘錶品牌,弘揚及讓全球更深入認識中國文化和工藝。此外,Robin亦在巴黎一間小型私募股權基金公司工作。他畢業於華威大學、北京大學和倫敦商學院。

Sumei Shum
Sumei Shum於2004年開啓鐘錶收藏之旅,亦偶爾管理瑜伽學校和教授瑜伽。
她喜愛於觀獸旅行中進行野生動物探險,沉浸於大自然之中,長途漫步,收藏和欣賞鐘錶,以及練習瑜伽— 以上排序與喜愛程度非必然相關。
她還喜歡貓咪、美食、香檳,當然還有精緻的鐘錶。

Suzanne Wong
Suzanne Wong為新加坡土生土長的資深鐘錶記者,而新加坡是全球最具影響力和最成熟的鐘錶市場之一。這位經驗豐富的記者曾擔任《Revolution》雜誌旗艦亞洲版主編四年,現為網絡媒體WorldTempus主編,涉足印刷和數碼出版領域,負責指導專題報導策略以至創作與鐘錶相關的吸引內容等工作。
有別於大部分記者,Suzanne對高級製錶工藝的技術範疇和複雜精巧的傳統鐘錶裝飾藝術瞭如指掌,並精通十八世紀的創新機械設計和現代嶄新物料科技。她亦擅長與現代讀者分享各種鐘錶知識,因而成為全球鐘錶愛好者敬重的權威專家。
Suzanne希望透過工作在全球推廣高級機械製錶工藝,並致力與瑞士鐘錶品牌建立穩固的關係,從而創作無數精彩故事,深入揭示這些品牌的核心價值。她更於2017年移居日內瓦,一直居住至今。
Suzanne於2017年成為高級鐘錶基金會文化委員會成員,亦曾擔任著名日內瓦鐘錶大賞(GPHG)評審三年,也是GPHG學院於2020年成立時的始創成員。

Tim Mosso
Tim Mosso現任The 1916 Company(前身為 WatchBox)全球鐘錶專家兼傳媒總監。他曾為美國海軍軍官,負責公共事務,其後投身高級鐘錶業。Tim是現代鐘錶製作史學家,專注研究自石英危機以來的鐘錶、市場趨勢和品牌演變。他憑著十多年的實踐經驗,仔細記錄、撰寫和出版大量有關現代鐘錶工藝的著作。
Tim亦製作超過15,000段介紹獨立腕錶的影片和2,000段以鐘錶藏家為對象的教學影片,並出版逾百篇有關腕錶收藏的文章。作為鐘錶藏家的Tim鍾情古董美式懷錶,以及小型和私人錶廠的出品,亦喜歡於二手市場搜羅被低估的時計珍品。他尤其鍾情1980年代至2000年代初製造的「新古董」腕錶。歡迎追蹤Tim在Instagram的帳戶Tim_Mosso,或瀏覽公司網站www.the1916company.com查看其個人簡介。

Wei Koh
Wei Koh於2005年創辦《Revolution》雜誌,憑一己之力改革鐘錶傳媒行業,為業界開創全新的局面。此後,他更將《Revolution》發展成一個多媒體、全渠道平台,並在世界各地發行不同版本。他亦創辦《The Rake》雜誌,為現代品味男士介紹優雅服飾和體現精湛工藝的精品。
Wei Koh懷著記者和創業家的精神,透過最新創立的Grail Watch展開夢幻聯乘合作,復興昔日和傳奇設計,並推廣獨立製錶品牌,將限量腕錶提升至全新層次。

Zoe Abelson
Zoe Abelson投身鐘錶業十多年,是享譽全球和深受信賴的鐘錶專家。Zoe創立採購和銷售腕錶的一站式平台Graal,並專門蒐羅來自前衛創新和傳統鐘錶品牌的罕有古董和現代時計。這位鐘錶交易商亦活躍於社交媒體(@watchgirloffduty ),深受網民歡迎。
為了分享自己對高級腕錶的熱愛,Zoe亦建立凝聚鐘錶愛好者的社群Off Duty,連繫全球逾600名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