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FINE AND VERY RARE YELLOW-GROUND GREEN-ENAMELLED 'DRAGON' VASE
A FINE AND VERY RARE YELLOW-GROUND GREEN-ENAMELLED 'DRAGON' VASE
A FINE AND VERY RARE YELLOW-GROUND GREEN-ENAMELLED 'DRAGON' VASE
A FINE AND VERY RARE YELLOW-GROUND GREEN-ENAMELLED 'DRAGON' VASE
3 更多
黃綠彩品種始見於明十五世紀初景德鎮官窯。至今發 現年代最早的黃綠彩器為景德鎮珠山御窯廠宣德地 層出土的黃地堆綠龍紋盤,見《景德鎮出土明宣德官 窯瓷器》台北,1998年,圖版73號,其外壁紋飾的輪廓 以類琺華技法用胎泥堆成,與此瓶上以陰刻線作為分 界的手法不同。黃、綠釉均為素胎上掛釉,經二次燒 成的低溫釉,此類作品盛行於明清二代,更成為皇朝 禮制中的定燒品種。此器在傳統的黃綠二色上又加入 了淺綠一色,使得整體色彩更為活潑、鮮明。 本瓶的器形源於青銅酒器,尤與西周的貫耳壺相近, 外撇的圈足上均有兩個穿孔,《西清古鑑》卷二十上 收錄的周貫耳壺九便是這種器形(圖一)。另參考一 件西周中期酒器,1975年於陝西白家村出土,著錄於 《中國文物精華大辭典 — 青銅卷》,上海,1995,134 頁,464號(圖二)。一件定為南宋官窯的海棠式貫耳 壺,體形較寬,著錄於《宋官窯特展》,台北國立故宮 博物院,1989,54號。比起典型的橄欖瓶器形,如台 北故宮藏的乾隆粉彩橄欖瓶,(著錄於康熙、雍正、 乾隆特展圖錄,台北,1986,117號),本瓶的器形稍 微花俏一些,足及口明顯地外撇,與雍正的橄欖瓶器 形更為相近,如一件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雍正青花橄 欖瓶,著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 裡紅(下)》,香港,2000,93頁,79號。北京故宮博物 院還藏有另一件相同器形的雍正紅釉橄欖瓶,著錄 於清代御窯瓷器,卷1,北京,2005,38-9頁。另一件同 在北京故宮的仿官釉的橄欖瓶,著錄於前揭書,352-3 頁,157號。清宮舊藏一件與本瓶形制、釉色、紋飾 完全相同的貫耳瓶,著錄於《雜釉彩,素三彩》,香 港,2009,131頁,105號(圖三)。潄芳齋的多寶格上也 有一件相同的例子(圖四)。 亢龍行於海水波濤之上是十八世紀官窯瓷器上常見 的題材。龍是皇帝的象徵,在此紋飾中為仁德的代 表,在春分之際由冬眠中甦醒,為天下眾生帶來雨水, 預兆豐年。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一件青花胭脂紅九龍 紋梅瓶,著錄於《青花釉裡紅(下)》,252頁,230號, 其上的海水紋的畫法非常相近。 本瓶與一對曾於佳士德倫敦1974年11月25日拍出,拍 品212號的貫耳瓶非常相似。其中一件後來於佳士得 香港2008年5月27日拍出,拍品1595號。另有一件來自 新英格蘭舊藏,於佳士得紐約2008年9月17日拍出,拍 品480號。
清乾隆  黃地綠彩雲龍紋貫耳穿帶瓶   六字篆書刻款

QIANLONG INCISED SIX-CHARACTER SEAL MARK AND OF THE PERIOD (1736-1795)

細節
清乾隆  黃地綠彩雲龍紋貫耳穿帶瓶  
六字篆書刻款
來源
德國貴族家族(傳) 德國基特辛根Krieger 珍藏 德國私人收藏,入藏於1960 年代

更多來自 中國宮廷御製藝術精品<br />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