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o Wou-Ki (1920-2013)
法國重要私人收藏
1.10.81

趙無極

細節
趙無極
1.10.81
油彩 畫布
1981年作

款識:无极ZAO (右下);无极ZAO Wou-Ki 1.10.81 (畫背)
來源
法國 私人收藏(現藏者直接購自藝術家) 此作品已登記在趙無極基金會之文獻庫,並將收錄於梵思娃.馬凱及揚.享德根正籌備編纂的《趙無極作品編年集》(資料由趙無極基金會提供)
出版
1986年《趙無極》尚.雷瑪利著 Hier et Demain Editions 巴黎 法國 及佛朗索瓦.馬克 文獻研究 巴塞隆納 西班牙 (黑白圖版, 第546圖, 第352頁)

榮譽呈獻

Eric Chang
Eric Chang

查閱狀況報告或聯絡我們查詢更多拍品資料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1981年是趙無極相當忙碌的一年,在巴黎大皇宮國家畫廊舉辦個展後,隨即於秋天飛往日本辦個人巡展,使他在這年的油畫作品產量相對較少。而在走過七十年代重拾中國畫用墨、用筆法,創作出節奏分明、明暗有致的水彩與水墨畫後( 圖1),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初,趙無極亦創作了十多幅的雙聯、三聯及四聯幅大畫與小畫(圖2),以及為數不少的版畫,中型單幅油畫因而相當稀有。《1.10.81》(Lot58)不僅帶有其八十年代以紫藍色、石蕊藍為主色建構一個「虛空」的氤氳風格,更是市場上相當珍貴的1981 年油畫作品。 層層沁暈 細水長流 趙無極自六十年代初期便開始嘗試在油料裡加入大量的松節油,豐富畫面的層次感。在重新探索中國繪畫的根源後,他開始模仿水墨沁暈在宣紙上的效果,並同時採用大片淡彩或留白作為背景。《1.10.81》由中央一段切過,將畫面一分為二,上段和下用大筆由右向左橫刷,藉著松節油質地輕的特質,讓顏料容易拖動,運筆也更為順暢。如果仔細近看淡色顏料層,觀者會發現在層層上色的過程中,濃淡變化卻細膩清潤,色彩如倒影般純淨(圖3及4)。由此可見趙無極對油料調和的掌控極為熟稔,如超量使用松節油,過稀的顏料會喪失覆蓋性,並同時降低畫面之光澤與固著力,但《1.10.81》中隨擦帶染的上下兩區塊,襯托著表層的顏色幻化,在其中看到了雲的繾綣、水的波光。同樣是透過區塊劃分與層迭油彩兩手法的交互運用,創造出一個模糊無界定的空間,趙無極的表現方式與西方藝術家相比,總是多了點內蘊細緻的空間質感。丹麥藝術家Per Kirkeby的《無題( 第133B 號)》同樣完成於1981年,強烈的動能來自左右來回的快筆,除了顯現出西方藝術自印象派以來以筆觸為重心的傳統,每一吋畫布似乎都毫無保留地向觀者襲來,右上方的細碎筆觸也相對急遽,建構出一個積極且外放的空間( 圖5)。反觀《1.10.81》由連綿肌理、暈染效果與精細筆觸密塗而成的半開放式虛空,更像是層層展開的小宇宙。如將《無題( 第133B號)》視為雄偉飛瀑傾瀉而下,《1.10.81》就是汩汩細水,百看不膩、得以長流。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