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今日坐在香港街頭寫生,筆底卻流露出童年的憧憬來。"-吳冠中
1990年,吳冠中受香港土地發展公司邀請,在香港舊區拆除改造之前,專事創作《吳冠中眼中的香港》系列,記錄下畫家的香港印象。在香港停留一個月,吳冠中用速寫筆記錄下香港鱗次櫛比的街景(圖1、2),後來完成多幅正式作品,於1991年在西港城集中展出。
《尖沙咀》即為其中具標誌性的一件。在這件作品中,吳冠中創作了一幅視覺上充滿節奏美感的圖像,也記錄了一個不斷變化的城市在時代演進中充滿懷舊的一刻。尖沙咀在18世紀香港開埠後即成為重要的貿易港口,而後不斷發展,於1980年代成為主要的香港市鎮之一。吳冠中在1950年時第一次來到尖沙咀,那時他自法國留學歸來,從九龍尖沙咀火車總站乘火車回廣州,再往北京。本作所描繪的街道應是加連威老道與加拿芬道一帶,此處遍佈潮流名店,是繁華的購物街區。畫中的許多店鋪招牌亦可在八九十年代舊照片中閃現。吳冠中用明亮的色彩,流暢的線條和不羈的筆觸將這種不斷演進的時代感記錄在畫面中。畫家將強烈的熱情傾注在有限的紙面和流動的水墨中,映射出尖沙咀這個傳統市鎮的生機、活力與都市美感。在吳的線條和墨點下,靜止的城市一景擁有了跳動的生機。這件標誌性的作品,亦成為吳冠中與香港不解之緣的一個生動寫照。
1990年,吳冠中受香港土地發展公司邀請,在香港舊區拆除改造之前,專事創作《吳冠中眼中的香港》系列,記錄下畫家的香港印象。在香港停留一個月,吳冠中用速寫筆記錄下香港鱗次櫛比的街景(圖1、2),後來完成多幅正式作品,於1991年在西港城集中展出。
《尖沙咀》即為其中具標誌性的一件。在這件作品中,吳冠中創作了一幅視覺上充滿節奏美感的圖像,也記錄了一個不斷變化的城市在時代演進中充滿懷舊的一刻。尖沙咀在18世紀香港開埠後即成為重要的貿易港口,而後不斷發展,於1980年代成為主要的香港市鎮之一。吳冠中在1950年時第一次來到尖沙咀,那時他自法國留學歸來,從九龍尖沙咀火車總站乘火車回廣州,再往北京。本作所描繪的街道應是加連威老道與加拿芬道一帶,此處遍佈潮流名店,是繁華的購物街區。畫中的許多店鋪招牌亦可在八九十年代舊照片中閃現。吳冠中用明亮的色彩,流暢的線條和不羈的筆觸將這種不斷演進的時代感記錄在畫面中。畫家將強烈的熱情傾注在有限的紙面和流動的水墨中,映射出尖沙咀這個傳統市鎮的生機、活力與都市美感。在吳的線條和墨點下,靜止的城市一景擁有了跳動的生機。這件標誌性的作品,亦成為吳冠中與香港不解之緣的一個生動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