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 GUANZHONG (1919-2010)
WU GUANZHONG (1919-2010)
1 更多
美國私人收藏 (拍品 1261-1262)
吳冠中

尖沙咀

細節
吳冠中
尖沙咀
設色紙本 鏡框 一九九〇年作
88.5 x 67.5 cm. (34 7/8 x 26 5/8 in.)
題識:吳冠中,一九九〇。
鈐印:吳冠中印、九十年代
註:敬請注意,本作於出版物中尺寸標為124.5 x 82 cm.,與實際尺寸不符。查出版物中圖片之長寬比例,應與本圖錄中尺寸更為切合,相信應為首次出版資訊有誤,而後期出版以訛傳訛所致。
來源
現藏家於1996年從香港一畫廊購入
出版
《吳冠中眼中的香港》,土地發展公司,香港,1991年11月,圖版3。
《名家翰墨叢刊─中國近代名家書畫全集第12期:吳冠中/尋故人》,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香港,1995年10月27日,第9頁。
《吳冠中畫選─60s-90s》,中國三峽出版社,1996年9月,圖版18。
《吳冠中全集VI》,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8月,第317頁。
展覽
香港,西港城,香港土地發展公司主辦,“吳冠中眼中的香港”,1991年。
更多詳情
同心願者無別離:紀念吳冠中誕辰一百週年專題
吳冠中,中國現代繪畫的一個標誌。他早年留學法國,返回中國後在漫長而崎嶇的藝路上行走攀登。在他的作品中,既有西方油畫中的色彩與構圖,亦有中國水墨傳統中的輕靈與變化,他是二十世紀藝壇中西合璧的一代先驅。
吳冠中1919年生於江蘇宜興,初中畢業後入讀工業學校電機科。及後他遇到正在國立藝專讀書的朱德群,1936年參觀藝專校園後吳冠中毅然轉校,進入藝專學習西畫及中國畫,那時潘天壽是他的老師。1946年,他考取公費留學繪畫第一名,赴法國巴黎高等美術學院留學,並對高更、馬蒂斯和塞尚的作品產生極大興趣。中西截然不同的藝術經驗對年輕的畫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促使他在中西之間不斷探索,最終走出一條“油畫中國化、國畫現代化”的個人特色之路。
1950年,吳冠中返回中國。然而彼時的政治環境與他的藝術追求相距甚遠。吳並不願意屈服於官方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人物畫創作風潮,於是轉而在風景畫中孤獨求索。他踏遍萬水千山,熱衷對景寫生,邊觀察邊速寫,在風景和山水創作中沉浸於祖國山河的壯美中。
文革到來後,吳冠中被迫走下講台,放下畫筆,但1980年代伊始,他又迅速出現在各種展覽和出版物中。1992年,大英博物館舉辦《吳冠中 ─ 一個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家》展,為該館破例首次舉辦在世華人藝術家的個展。而佳士得此次呈現的《美利堅大峽谷》(拍賣編號1262)即為當時參展作品。
吳冠中與香港有著不解之緣。1950年,他學成歸國,自法國馬賽登船,便是從香港下船,再借陸路回到大陸。其後數十年來,他多次返港,舉辦展覽和講座,留下許多描繪香港街景的作品。香港亦為他提供了通向國際藝壇的窗口。1988年香港藝術館開始購藏吳冠中作品,首件藏品為《樹根》。1980年代末至新世紀初,吳冠中與多家香港畫廊合作,舉辦數次新作展覽,本次拍賣呈現的《溪岸人家》與《老來慕奔流》(編號1263-1264)即為歐洲藏家於八十年代末購自香港畫展。從1991年的《吳冠中眼中的香港》到2002年香港藝術館《無涯惟智 ─ 吳冠中藝術里程》,吳冠中對在香港舉辦個人展覽一直抱有極大的熱情。為紀念吳冠中與香港的深厚情誼以及吳冠中誕辰百年,香港藝術館在其即將開幕的新館中設立吳冠中永久展廳,展出畫家及家屬捐贈的多批作品。本次拍賣的《尖沙咀》(編號1261)即是畫家與這座城市情誼的寫照,從中我們亦可看到吳冠中筆下喧囂的城市與靜謐的江南是多麼不同。
如今,吳冠中已是家喻戶曉的名字,他的作品不斷出現在國際博物館和私人收藏中。回望在二十世紀的崎嶇中摸索走來的藝術人生,吳冠中將其形容為“風箏不斷線”。對於畫家來說,風箏迎風才能飛更高,而手中的線則表示不斷的根基和源頭。正是基於這種理念,吳冠中立足傳統,不斷探索,以一生的創作實踐了中國藝術的現代性。

拍品專文

今日坐在香港街頭寫生,筆底卻流露出童年的憧憬來。"-吳冠中
1990年,吳冠中受香港土地發展公司邀請,在香港舊區拆除改造之前,專事創作《吳冠中眼中的香港》系列,記錄下畫家的香港印象。在香港停留一個月,吳冠中用速寫筆記錄下香港鱗次櫛比的街景(圖1、2),後來完成多幅正式作品,於1991年在西港城集中展出。
《尖沙咀》即為其中具標誌性的一件。在這件作品中,吳冠中創作了一幅視覺上充滿節奏美感的圖像,也記錄了一個不斷變化的城市在時代演進中充滿懷舊的一刻。尖沙咀在18世紀香港開埠後即成為重要的貿易港口,而後不斷發展,於1980年代成為主要的香港市鎮之一。吳冠中在1950年時第一次來到尖沙咀,那時他自法國留學歸來,從九龍尖沙咀火車總站乘火車回廣州,再往北京。本作所描繪的街道應是加連威老道與加拿芬道一帶,此處遍佈潮流名店,是繁華的購物街區。畫中的許多店鋪招牌亦可在八九十年代舊照片中閃現。吳冠中用明亮的色彩,流暢的線條和不羈的筆觸將這種不斷演進的時代感記錄在畫面中。畫家將強烈的熱情傾注在有限的紙面和流動的水墨中,映射出尖沙咀這個傳統市鎮的生機、活力與都市美感。在吳的線條和墨點下,靜止的城市一景擁有了跳動的生機。這件標誌性的作品,亦成為吳冠中與香港不解之緣的一個生動寫照。

更多來自 中國近現代畫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