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塞西麗·布朗的)畫就像突然打開的門,背後藏著驚人的世界。畫面彷彿電影中最磅礡的時刻,逼人直視自我的慾望。人們被彩色光線的交織吞沒,掙扎著在複雜感官中尋找理智的蹤跡。」 - 羅伯特·艾弗倫
勒邁耶正是所謂旅行畫家的典型代表,他繼承了前輩藝術家們的經典傳統,包括十七世紀的義大利畫派,十八及十九世紀的「壯遊」畫家們,當然還有最為著名的大師高更,離開法國前往馬提尼克島及大溪地,無疑是勒邁耶的靈感來源之一。這些藝術家都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他們為自己的創作尋找充滿異域風情、明媚陽光的全新題材。
勒邁耶的旅行開始於對歐洲數個國家的廣泛探索,例如意大利威尼斯,法國聖特洛佩茲以及後來 1930 年代他甚至去了印度(齋普爾,貝納拉斯和烏代浦)以及馬達加斯加貝島,非洲以及追隨高更的腳步來到大溪地。這些遍佈國家、橫跨大洲的長途旅行或許是他對自己家鄉比利時態度微妙的原因。他僅在1958 年回到祖國,很快溘然長逝。事實上,少有人知的是,從國際角度來看,他與超現實主義大師馬格利特、現代藝術家詹姆斯·恩索爾是藝術市場上最昂貴的比利時畫家之一。
1932 年,勒邁耶第一次踏足巴厘島沙努爾沙灘,從那以後,他的筆下便或多或少添上了一層巴厘的底色。當佳士得 1994 年在新加坡舉辦第一場東南亞拍賣——彼時仍默默無聞的勒邁耶作品立刻脫穎而出,更創造了世界拍賣紀錄。時至今日,他宏偉壯麗的巴厘風景畫常常在拍場上輕而易舉創下高價。如今勒邁耶的世界成交紀錄為一幅尺幅宏大的荷花池畫作,創造於 2016 年 5 月佳士得香港拍賣。
最初,勒邁耶並未受到藝壇的任何關注。因此 1992-1993 年間,卡廷卡·惠廷博士和我決定為他撰寫一本專著,並於 1995 年 12 月出版。今時今日,此書仍舊是研究勒邁耶一生經歷與藝術創作的傑出力作。書中超過一半的內容都講述了勒邁耶與他的靈感繆斯、亦是此生唯一的模特,美麗迷人的雷貢舞者帕洛(1986 年辭世)在二人浪漫的沙努爾沙灘家中的生活。從 1932 至 1958 年的25 年間,勒邁耶將自己後印象主義風格與巴厘島的獨特風土有機結合;荷花池,沙灘,住宅與花園設計在他筆下逐一展開。
佳士得香港本次呈現的這幅超群絕倫之作,無疑是勒邁耶巴厘島系列大尺幅(100 x 120 cm.)的集大成者,描繪了帕洛以四種不同的姿態,或坐或立於勒邁耶標誌性的沙努爾花園荷花池旁。從風格來看,這幅作品應繪製於 1940年代晚期至 1950 年代,可以與勒邁耶書中第 163 頁,圖 257《池中沐浴的帕洛》相參照。 畫中色彩紛呈、層次濃厚的荷花池無疑是藝術家精心繪製的代表,且作品保存完好,嶄新如初。此畫創作於勒邁耶藝術生涯最為成熟的巔峰時期,可謂藝術家全部創作中的一大亮點。
此幅作品將被收錄並登記於勒邁耶資料庫。
喬普·烏本斯博士 《艾德里安 - 尚 ‧ 勒邁耶德 ‧ 莫赫普赫斯,畫家 - 旅行家》作者
勒邁耶正是所謂旅行畫家的典型代表,他繼承了前輩藝術家們的經典傳統,包括十七世紀的義大利畫派,十八及十九世紀的「壯遊」畫家們,當然還有最為著名的大師高更,離開法國前往馬提尼克島及大溪地,無疑是勒邁耶的靈感來源之一。這些藝術家都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他們為自己的創作尋找充滿異域風情、明媚陽光的全新題材。
勒邁耶的旅行開始於對歐洲數個國家的廣泛探索,例如意大利威尼斯,法國聖特洛佩茲以及後來 1930 年代他甚至去了印度(齋普爾,貝納拉斯和烏代浦)以及馬達加斯加貝島,非洲以及追隨高更的腳步來到大溪地。這些遍佈國家、橫跨大洲的長途旅行或許是他對自己家鄉比利時態度微妙的原因。他僅在1958 年回到祖國,很快溘然長逝。事實上,少有人知的是,從國際角度來看,他與超現實主義大師馬格利特、現代藝術家詹姆斯·恩索爾是藝術市場上最昂貴的比利時畫家之一。
1932 年,勒邁耶第一次踏足巴厘島沙努爾沙灘,從那以後,他的筆下便或多或少添上了一層巴厘的底色。當佳士得 1994 年在新加坡舉辦第一場東南亞拍賣——彼時仍默默無聞的勒邁耶作品立刻脫穎而出,更創造了世界拍賣紀錄。時至今日,他宏偉壯麗的巴厘風景畫常常在拍場上輕而易舉創下高價。如今勒邁耶的世界成交紀錄為一幅尺幅宏大的荷花池畫作,創造於 2016 年 5 月佳士得香港拍賣。
最初,勒邁耶並未受到藝壇的任何關注。因此 1992-1993 年間,卡廷卡·惠廷博士和我決定為他撰寫一本專著,並於 1995 年 12 月出版。今時今日,此書仍舊是研究勒邁耶一生經歷與藝術創作的傑出力作。書中超過一半的內容都講述了勒邁耶與他的靈感繆斯、亦是此生唯一的模特,美麗迷人的雷貢舞者帕洛(1986 年辭世)在二人浪漫的沙努爾沙灘家中的生活。從 1932 至 1958 年的25 年間,勒邁耶將自己後印象主義風格與巴厘島的獨特風土有機結合;荷花池,沙灘,住宅與花園設計在他筆下逐一展開。
佳士得香港本次呈現的這幅超群絕倫之作,無疑是勒邁耶巴厘島系列大尺幅(100 x 120 cm.)的集大成者,描繪了帕洛以四種不同的姿態,或坐或立於勒邁耶標誌性的沙努爾花園荷花池旁。從風格來看,這幅作品應繪製於 1940年代晚期至 1950 年代,可以與勒邁耶書中第 163 頁,圖 257《池中沐浴的帕洛》相參照。 畫中色彩紛呈、層次濃厚的荷花池無疑是藝術家精心繪製的代表,且作品保存完好,嶄新如初。此畫創作於勒邁耶藝術生涯最為成熟的巔峰時期,可謂藝術家全部創作中的一大亮點。
此幅作品將被收錄並登記於勒邁耶資料庫。
喬普·烏本斯博士 《艾德里安 - 尚 ‧ 勒邁耶德 ‧ 莫赫普赫斯,畫家 - 旅行家》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