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盤直口,弧壁,矮圈足。盤心模印摩羯一對,龍首魚身,胸鰭化羽翼。盤壁印纏枝四季花卉紋,口沿印卷雲紋。通體施象牙白釉,口澀胎,底釉下刻「尚食局」楷書款。
據《宋會要輯稿》第七十一冊〈職官一九之一〉記載,宋代殿中省下置六尚局,分掌皇帝飲食、醫藥、酒醴、衣服、次舍、輿輦等事:「凡總六局,日尚食,掌膳羞之事;曰尚藥,掌和劑診候之事;曰尚醞,掌酒醴之事;日尚衣,掌衣服冠冕之事;曰尚舍,掌次舍幄帟之事;曰尚輦;掌輿輦之事。」入金以後,承襲北宋制度,宮中續置尚食局、尚藥局等機構,歸宣徽院掌管。本盤底刻「尚食局」款,顧名思義,是供掌管宮中飲食的尚食局使用而特別燒製之用器,存世量極少,彌足珍貴。
刻「尚食局」款的定窯白瓷從北宋晚期已開始出現,如定窯澗磁嶺A區窯址曾出土一件北宋晚期「尚食局」款龍紋盌,著錄於《定窯.優雅なる白の世界.窯址発掘成果展》,日本,2013年,圖版33號。但細觀本盤紋飾及風格,則更接近金代出土例子,如1960-63年澗磁村定窯遺址出土一件金代「尚食局」款印摩羯魚紋盤的殘件,無論紋飾、尺寸、以至底款刻法,都與本器非常接近,應為同一時代之產物(圖一),其拓本著錄於劉濤著《宋遼金紀年瓷器》,北京,2004年,頁162, 圖13-3。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件與本器幾乎相同的定窯印摩羯魚紋盤,同樣刻「尚食局」款(圖二),著錄於《定瓷雅集:故宮博物院珍藏及出土定窯瓷器薈萃》,北京,2012,圖版116號。
摩羯魚源自印度神話,原來的形象多結合鱷魚、魚及象等元素,但在此盤上的摩羯魚很明顯已「中國化」,摩羯作龍首魚尾狀,配以羽翼,另人聯想起《山海經》裏記載的有翼應龍,並與傳統中國紋飾纏枝花卉及卷雲紋相結合,形成元素豐富的華麗構圖。本盤印花清晰舒朗,紋飾繁而不亂,且有「尚食局」款識,曾由收藏大家胡惠春先生庋藏,是難得一見而又傳承有序的定窯宮廷佳器。
據《宋會要輯稿》第七十一冊〈職官一九之一〉記載,宋代殿中省下置六尚局,分掌皇帝飲食、醫藥、酒醴、衣服、次舍、輿輦等事:「凡總六局,日尚食,掌膳羞之事;曰尚藥,掌和劑診候之事;曰尚醞,掌酒醴之事;日尚衣,掌衣服冠冕之事;曰尚舍,掌次舍幄帟之事;曰尚輦;掌輿輦之事。」入金以後,承襲北宋制度,宮中續置尚食局、尚藥局等機構,歸宣徽院掌管。本盤底刻「尚食局」款,顧名思義,是供掌管宮中飲食的尚食局使用而特別燒製之用器,存世量極少,彌足珍貴。
刻「尚食局」款的定窯白瓷從北宋晚期已開始出現,如定窯澗磁嶺A區窯址曾出土一件北宋晚期「尚食局」款龍紋盌,著錄於《定窯.優雅なる白の世界.窯址発掘成果展》,日本,2013年,圖版33號。但細觀本盤紋飾及風格,則更接近金代出土例子,如1960-63年澗磁村定窯遺址出土一件金代「尚食局」款印摩羯魚紋盤的殘件,無論紋飾、尺寸、以至底款刻法,都與本器非常接近,應為同一時代之產物(圖一),其拓本著錄於劉濤著《宋遼金紀年瓷器》,北京,2004年,頁162, 圖13-3。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件與本器幾乎相同的定窯印摩羯魚紋盤,同樣刻「尚食局」款(圖二),著錄於《定瓷雅集:故宮博物院珍藏及出土定窯瓷器薈萃》,北京,2012,圖版116號。
摩羯魚源自印度神話,原來的形象多結合鱷魚、魚及象等元素,但在此盤上的摩羯魚很明顯已「中國化」,摩羯作龍首魚尾狀,配以羽翼,另人聯想起《山海經》裏記載的有翼應龍,並與傳統中國紋飾纏枝花卉及卷雲紋相結合,形成元素豐富的華麗構圖。本盤印花清晰舒朗,紋飾繁而不亂,且有「尚食局」款識,曾由收藏大家胡惠春先生庋藏,是難得一見而又傳承有序的定窯宮廷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