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此盤口徑逾42公分,磅薄大氣,結合「白地青花」、「藍地白花」及模印印花等多種裝飾技法,再加上碩大尺寸,燒製難度非常高。菱花式口沿增添盤子的層次感,豐富了視覺效果。由於燒製費用高昂,只供貴族顯宦使用,故存世量極少。
此盤最獨特之處在於內壁上模印的果實紋飾,包括葡萄、荔枝、石榴、桃、杏等,非常稀罕。同類大盤內壁一般模印纏枝牡丹或蓮花紋,暫未見另一件印果實紋的例子。另一獨特紋飾是內口沿上的落花流水紋,暫未見其他元青花盤有此裝飾,故本盤有可能是孤品。
類似器形及紋飾但內壁印花卉紋的大盤包括:
1)一件藏伊斯坦堡托普卡比宮殿博物館,著錄於康蕊君,《Chinese Ceramics in the Topkapi Saray Museum》,伊斯坦堡,John Ayers 編,倫敦,1986年,卷2,編號56;
2)一件藏上海博物館,見展覽圖錄《幽藍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集》, 上海博物館,上海,2012年,編號27 (圖一);
3)一件藏伊朗阿德比爾聖廟,圖載於 John Alexander Pope,《Chinese Porcelains from the Ardebil Shrine》,華盛頓,1956年,圖版22;
4)一件藏大英博物館,著錄於霍吉淑,《Catalogue of Late Yuan and Ming Ceramics in the British Museum》,倫敦,2001年,圖版1:39;
5)一件曾屬法國元帥米切爾.內伊(1769-1815年)舊藏,2016年香港蘇富比拍賣,拍品3636號,以港幣29,880,000成交。
上述類似例子盤壁均模印纏枝花卉紋,與本拍品模印的各類果物迴異。
此盤最獨特之處在於內壁上模印的果實紋飾,包括葡萄、荔枝、石榴、桃、杏等,非常稀罕。同類大盤內壁一般模印纏枝牡丹或蓮花紋,暫未見另一件印果實紋的例子。另一獨特紋飾是內口沿上的落花流水紋,暫未見其他元青花盤有此裝飾,故本盤有可能是孤品。
類似器形及紋飾但內壁印花卉紋的大盤包括:
1)一件藏伊斯坦堡托普卡比宮殿博物館,著錄於康蕊君,《Chinese Ceramics in the Topkapi Saray Museum》,伊斯坦堡,John Ayers 編,倫敦,1986年,卷2,編號56;
2)一件藏上海博物館,見展覽圖錄《幽藍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集》, 上海博物館,上海,2012年,編號27 (圖一);
3)一件藏伊朗阿德比爾聖廟,圖載於 John Alexander Pope,《Chinese Porcelains from the Ardebil Shrine》,華盛頓,1956年,圖版22;
4)一件藏大英博物館,著錄於霍吉淑,《Catalogue of Late Yuan and Ming Ceramics in the British Museum》,倫敦,2001年,圖版1:39;
5)一件曾屬法國元帥米切爾.內伊(1769-1815年)舊藏,2016年香港蘇富比拍賣,拍品3636號,以港幣29,880,000成交。
上述類似例子盤壁均模印纏枝花卉紋,與本拍品模印的各類果物迴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