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PORTANT AND EXTREMELY RARE BLUE AND WHITE MOULDED ‘PLANTAIN TREE’ BARBED-RIM CHARGER
AN IMPORTANT AND EXTREMELY RARE BLUE AND WHITE MOULDED ‘PLANTAIN TREE’ BARBED-RIM CHARGER
AN IMPORTANT AND EXTREMELY RARE BLUE AND WHITE MOULDED ‘PLANTAIN TREE’ BARBED-RIM CHARGER
AN IMPORTANT AND EXTREMELY RARE BLUE AND WHITE MOULDED ‘PLANTAIN TREE’ BARBED-RIM CHARGER
3 更多
天民樓珍藏
元 青花芭蕉瓜竹凸花果實紋菱花式大盤

YUAN DYNASTY (1279-1368)

細節
元 青花芭蕉瓜竹凸花果實紋菱花式大盤
16 ¾ in. (42.5 cm.) diam.
來源
倫敦蘇富比,1986年12月9日,拍品188號
出版
- 《天民樓藏瓷》,香港,1987年,圖版2號
- 《歷代文物萃珍 — 敏求精舍三十週年紀念展》,香港,1990年,頁260-261,圖版115號
-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台北,1992年,頁38至39,圖版2號
- 《天民樓珍藏青花瓷器》,上海,1996年,頁30至31,圖版2號
- 《博古存珍 ─ 敏求精舍金禧紀念展》,香港,2010年9月25日至2011年1月2日,頁254至255,圖版113號
展覽
- 香港藝術館,《天民樓藏瓷》,香港,1987年,圖版2號
- 香港藝術館,《歷代文物萃珍 — 敏求精舍三十週年紀念展》,香港,1990年11月30日至1991年2月10日,圖版115號
- 鴻禧美術館,《天民樓青花瓷特展》,台北,1992年,圖版2號
- 上海博物館,《天民樓珍藏青花瓷器》,上海,1996年,頁30至31,圖版2號
- 香港藝術館,《博古存珍 ─ 敏求精舍金禧紀念展》,香港,2010年9月25日至2011年1月2日,圖版113號
更多詳情
藏家故事:
天民樓主人回憶他跟父親於80年代開始收藏元青花瓷器,當時元青花學術研究仍未在華人社會引起重大關注,故鮮有華人收藏家關注此門類。但父子倆早洞悉元青花的重要性不容輕視,決意積極藪羅。本大盤即最早遞入天民樓珍藏的四件元青花器之一。

榮譽呈獻

Sherese Tong (唐晞殷)
Sherese Tong (唐晞殷) AVP, Senior Specialist

拍品專文

此盤口徑逾42公分,磅薄大氣,結合「白地青花」、「藍地白花」及模印印花等多種裝飾技法,再加上碩大尺寸,燒製難度非常高。菱花式口沿增添盤子的層次感,豐富了視覺效果。由於燒製費用高昂,只供貴族顯宦使用,故存世量極少。

此盤最獨特之處在於內壁上模印的果實紋飾,包括葡萄、荔枝、石榴、桃、杏等,非常稀罕。同類大盤內壁一般模印纏枝牡丹或蓮花紋,暫未見另一件印果實紋的例子。另一獨特紋飾是內口沿上的落花流水紋,暫未見其他元青花盤有此裝飾,故本盤有可能是孤品。

類似器形及紋飾但內壁印花卉紋的大盤包括:
1)一件藏伊斯坦堡托普卡比宮殿博物館,著錄於康蕊君,《Chinese Ceramics in the Topkapi Saray Museum》,伊斯坦堡,John Ayers 編,倫敦,1986年,卷2,編號56;
2)一件藏上海博物館,見展覽圖錄《幽藍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集》, 上海博物館,上海,2012年,編號27 (圖一);
3)一件藏伊朗阿德比爾聖廟,圖載於 John Alexander Pope,《Chinese Porcelains from the Ardebil Shrine》,華盛頓,1956年,圖版22;
4)一件藏大英博物館,著錄於霍吉淑,《Catalogue of Late Yuan and Ming Ceramics in the British Museum》,倫敦,2001年,圖版1:39;
5)一件曾屬法國元帥米切爾.內伊(1769-1815年)舊藏,2016年香港蘇富比拍賣,拍品3636號,以港幣29,880,000成交。

上述類似例子盤壁均模印纏枝花卉紋,與本拍品模印的各類果物迴異。

更多來自 天民樓珍藏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