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此大盤口沿及盤壁呈十二瓣菱花式,口徑達44.5公分,器形工整,製作精良,以進口蘇麻離青鈷料繪畫,青花發色深邃濃郁。此類葡萄紋大盤在中原及伊朗、印度及土耳其的宮殿內均有保存,顯示既是明代宮廷器物,同時亦作為外交禮物而流入西域。
相傳,漢武帝特使張騫於公元前128年出使西域回朝,引進各式中亞的奇花異草,葡萄便是其中之一。葡萄作為西域果物,鮮見於早期中國藝術品上;雖唐代流行海獸葡萄紋銅鏡,但在瓷器上則屬罕見紋飾,直至十五世紀初,葡萄紋始大行其道,成為當時得令的青花紋飾。
青花葡萄紋瓷器在中國備受推崇,且深受皇親貴冑追捧,從景德鎮御器廠永樂瓷層出土的文物來看,此言非虛。此類大盤同時在伊朗及土耳其一帶風行一時,在伊朗古代博物館的阿德比爾聖廟珍藏、以及土耳其伊斯坦堡托普卡比宮殿博物館中,均可看見同類作品。土耳其的伊茲尼克瓷窯甚至在十六世紀時期仿製了許多形神俱似的瓷盤,反映葡萄盤在中東地區深受喜愛。
有數件同類永樂葡萄大盤可資參考,一件藏大英博物館,著錄於霍吉淑,《Catalogue of Late Yuan and Ming Ceramics in the British Museum》,倫敦,2001年,圖版3:36;一件藏弗利爾美術館,著錄於《The World's Great Collections》,9冊,東京,1982年,彩色圖版II;一件為H.M. Knight舊藏,1982年6月15日於倫敦蘇富比拍賣,拍品279號。
近年有兩件永樂葡萄紋大盤出現於拍賣市場,並以高價成交。
1)第一件為北印度莫臥兒帝國第五位君主沙賈汗舊藏, 2015年3月18日於紐約蘇富比拍賣,拍品264號,以美金5,122,000成交;
2)另一件2007年11月27日於香港佳士得拍賣,拍品1661號 (圖一),後再於2021年4月22日於香港蘇富比拍賣,拍品3612號,以港幣17,115,000成交。
相傳,漢武帝特使張騫於公元前128年出使西域回朝,引進各式中亞的奇花異草,葡萄便是其中之一。葡萄作為西域果物,鮮見於早期中國藝術品上;雖唐代流行海獸葡萄紋銅鏡,但在瓷器上則屬罕見紋飾,直至十五世紀初,葡萄紋始大行其道,成為當時得令的青花紋飾。
青花葡萄紋瓷器在中國備受推崇,且深受皇親貴冑追捧,從景德鎮御器廠永樂瓷層出土的文物來看,此言非虛。此類大盤同時在伊朗及土耳其一帶風行一時,在伊朗古代博物館的阿德比爾聖廟珍藏、以及土耳其伊斯坦堡托普卡比宮殿博物館中,均可看見同類作品。土耳其的伊茲尼克瓷窯甚至在十六世紀時期仿製了許多形神俱似的瓷盤,反映葡萄盤在中東地區深受喜愛。
有數件同類永樂葡萄大盤可資參考,一件藏大英博物館,著錄於霍吉淑,《Catalogue of Late Yuan and Ming Ceramics in the British Museum》,倫敦,2001年,圖版3:36;一件藏弗利爾美術館,著錄於《The World's Great Collections》,9冊,東京,1982年,彩色圖版II;一件為H.M. Knight舊藏,1982年6月15日於倫敦蘇富比拍賣,拍品279號。
近年有兩件永樂葡萄紋大盤出現於拍賣市場,並以高價成交。
1)第一件為北印度莫臥兒帝國第五位君主沙賈汗舊藏, 2015年3月18日於紐約蘇富比拍賣,拍品264號,以美金5,122,000成交;
2)另一件2007年11月27日於香港佳士得拍賣,拍品1661號 (圖一),後再於2021年4月22日於香港蘇富比拍賣,拍品3612號,以港幣17,115,000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