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1 更多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4 更多
波旁-兩西西里皇室家族信託及派崔克·亞伯拉罕珍藏
文森特·梵高(1853 - 1890)

停泊的船隻

細節
文森特·梵高(1853 - 1890)
停泊的船隻
油彩 畫布
52 x 65 cm. (20 1⁄2 x 25 5⁄8 in.)
1887年夏天作於巴黎
來源
巴黎 提奧·梵高(藝術家弟弟)
阿姆斯特丹 約翰娜·梵高-邦格(繼承自上述收藏)
阿姆斯特丹 文森特·威廉·梵高(繼承自上述收藏)
巴黎 安布魯瓦茲·沃那(1897年8月購自上述來源)
巴黎 小伯恩海姆畫廊
倫敦 獨立畫廊(1912年)
鄧迪市 約翰·塔特索爾(1928年前)
鄧迪市 馬修·賈斯蒂斯(購自上述收藏)
亞伯丁 魯瓦揚·米德爾頓(1933年購自上述收藏),由後人繼承; 1991年12月3日 倫敦 蘇富比 編號18
現藏者家屬購自上述拍賣
出版
1890年 Andries Bonger清單 編號81(標題 Bord de Seine à Asnières (triptyque))
1928年《L’oeuvre de Vincent van Gogh, Catalogue Raisonné》J.-B. de la Faille著 巴黎及布魯塞爾 第I冊 編號300 第86頁(圖版,第II冊,圖號 LXXXII)
1939年《Vincent van Gogh》J.-B. de la Faille著 巴黎 編號384 第279頁(圖版)
1970年《The Works of Vincent van Gogh, His Paintings and Drawings》J.-B. de la Faille著 阿姆斯特丹 編號F 300 第148,149頁(圖版,第149頁)
1971年《Tout l’oeuvre peint de Van Gogh, 1881-1888》P. Lecaldano著 巴黎 編號384 第115頁(圖版,第114頁)
1976年《Vincent van Gogh, His Paris Period, 1886-1888》B. Welsh-Ovcharov著 烏德勒支市 第233頁
1977年《The New Complete Van Gogh, Paintings, Drawings, Sketches》J. Hulsker著 阿姆斯特丹 編號1275 第284頁(圖版,第285頁;標題View of a river with rowboats)
1993年《Vincent van Gogh: The Complete Paintings, Etten, April 1881 - Paris, February 1888》I.F. Walther及R. Metzger著 科隆 第I冊 第233頁(圖版;標題View of a River with Rowing Boats)
2002年<Collecting Paintings by Van Gogh in Britain before the Second World War> 《Van Gogh Museum Journal》M. Korn著 阿姆斯特丹 第136,137頁
2002年《The account book of Theo van Gogh and Jo van Gogh-Bonger》C. Stolwijk及H. Veenenbos著 阿姆斯特丹 第143頁
2006年<Pioneers of Taste: collecting in Dundee in the 1920s>《Journal of the Scottish Society for Art History vol. 11》F. Fowle著 鄧迪市 第61頁
(可能)2009年《The Letters, The Complete Illustrated and Annotated Edition, vol. 4, Arles 1888 - 1889》L. Jansen, H. Luijten 及 N. Bakker著 倫敦 第164,165,186,169頁 編號637,638
2009年《Vincent van Gogh, Between Earth and Heaven, The Landscapes》展覽圖錄 奥斯特菲尔登 第55圖 第100-105頁(圖版,第101頁)
2013年《Vincent van Gogh: The Years in France, Complete Paintings 1886-1890》W. Feilchenfeldt著 倫敦 第87頁(圖版)
2013年《Van Gogh’s Studio Practice》展覽圖錄 M. Vellekoop, M. Geldof, E. Hendriks, L. Jansen 及 A. de Tagle編輯 阿姆斯特丹 第169,172,302頁
2023年《Van Gogh and the Avant-Garde, Along the Seine》展覽圖錄 B. Gerritse & J. N. Coutré編輯 紐黑文 編號50 第85,89頁(圖版)
展覽
1896年12月-1897年2月 巴黎 安布魯瓦茲·沃那
1913年10月「Post-Impressionist and Futurist Exhibition」倫敦 多雷畫廊 編號15
1925 年 5月-6月「A Few Masterpieces of French Painting (Ingres to Cézanne) 」倫敦 獨立畫廊 編號27
1928 年「Scottish and Foreign Artists」柯科迪市 畫廊博物館 編號122
1929 年1月-3月「Exhibition of Dutch Art 1450-1900」倫敦 皇家藝術學院 編號468 第196頁
1929年「Modern Pictures」鄧迪市 Corporation畫廊 編號 107
1983 年 11月-12月「Important XIX & XX Century Works of Art」倫敦 勒菲弗畫廊 編號18 第46頁(圖版,第47頁)
1986 年7月「French Masterpieces From a North East Collection」亞伯丁畫廊(圖版)
2000年 6月-11月「Van Gogh」馬蒂尼 馬蒂尼皮埃爾·吉安納達基金會 編號30 第181,264頁(圖版,第181頁)
2006 年3月-6月「Van Gogh and Britain, Pioneer Collectors」沃里克郡 Compton Verney 編號12 第72,124,128頁(圖版,第73頁;標題View of a river with rowing boats)此展覽還在以下地點展出 2006年7月-9月 爱丁堡 蘇格蘭國家畫廊

榮譽呈獻

Ada Tsui (徐文君)
Ada Tsui (徐文君) Vice President, Specialist, Head of Evening Sale

拍品專文

「今年夏天在阿涅爾畫風景畫時,我看到了前所未有的色彩。」——文森特·梵高

1887年夏天,文森特·梵高在首都西北塞納河畔的時尚郊區阿涅爾創作了一系列風景畫,《停泊的船隻》便是其中之一。從5月到7月,梵高從蒙馬特家中短途旅行到這個風景如畫的小鎮。正是在這裡,他得以將巴黎的所觀所感,所思所悟融會貫通,在創作大量優美的風景畫之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停泊的船隻》來自一組極爲珍罕的三聯畫,意義非凡,被譽為藝術家阿涅爾時期的「巔峰之作」(B. Gerritse和J.N. Coutré編,《梵高與先鋒藝術:塞纳河畔》展覽圖錄,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及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2023-2024年,第85頁)。三聯畫以「阿涅爾塞納河畔」之名廣爲流傳,其中另外兩幅如今分別收藏於蘇黎世布爾勒珍藏和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館。與這兩幅一脈相承的作品一樣,《停泊的船隻》畫面充滿明亮的夏日光線,梵高超越了形式上的考量,將印象派和點彩派色彩與構圖融爲一體,直接回應大自然本身,捕捉轉瞬即逝的絢爛光彩,獨出心裁,別具一格。在梵高人生最後這段時光裡,其天才創想終於登峰造極,這一獨特的風景繪畫方式成爲其最後時期藝術風格的基調。

1886年2月底,梵高臨時起意到訪巴黎。他的弟弟提奧已定居於此,經營藝術生意,梵高在給他的信中寫道:「不要因爲我突然到來而生氣,我想了很久,覺得這樣可以節省時間。中午開始我都會在盧浮宮......事情都不成問題,拭目以待。所以請你盡快趕到那裡」(第567封信,見L. Jansen, H. Luijten 及N. Bakker編,《文森特·梵高:書信,插圖注釋版全集》,倫敦,2009年,第3卷,第362頁)。梵高從前年十一月起就以藝術生身份在安特衛普工作生活,如今他下定決心轉向巴黎,要「有所創造,有所作為」。(第559封信,同上,第350頁)。

梵高抵達巴黎後,即刻投身創作,並立志建立起一份人盡皆知的藝術事業。1875至1876年期間,他為版畫商古皮爾工作時,第一次來到藝術之都。因為弟弟的關係,梵高進入了著名沙龍畫家費爾南德·柯羅蒙的工作室。在那裡,他遇到了同班同學路易·安奎坦、埃米爾·伯納德和亨利·德-圖盧茲-勞特累克,他們都在梵高的藝術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梵高在柯羅蒙工作室的時間並不長。他不喜歡傳統的藝術訓練方法,尤其是描繪石膏模型,因此只待了三個月就離開了。

「不要忘記,我親愛的朋友,巴黎就是巴黎。世上只有一個巴黎,儘管在這裏生活不易,每況愈下,但呼吸法國的空氣即可提神醒腦,大有裨益,妙處無窮。」——文森特·梵高

梵高選擇實踐出真知,投身巴黎藝術世界,邊創作邊學習。1886 年 5 月,他參觀了第八次也是最後一次印象派畫展,這次畫展以喬治·修拉名作《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首次亮相而名垂青史。在那裡,梵高還發現了埃德加·德加、卡米耶·畢沙羅 和保羅·高更的作品。雖然克勞德·莫奈和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拒絕參加這次展覽,但梵高還是在同期舉辦的第五屆國際博覽會上的佐治·皮提畫廊中看到了他們的作品。同年晚些時候,梵高參加了獨立沙龍,再次深入研究修拉的大碗島畫作,以及保羅·西涅克和卡米爾·畢沙羅的分色主義畫作。這種全新的先鋒作品在 1887 年 3 月至 5 月舉辦的第三屆獨立展覽中更爲引人注目。

梵高受到這些影響,在創作主題和處理手法方面都逐漸邁向自己的繪畫風格。他捨棄了寫實主義繪畫中深沉、泥濘的色調,轉而尋求點彩派藝術家獨特的處理方式,他開始嘗試全新的構圖,正如此幅《停泊的船隻》中所見,一方面淡化筆觸,另一方面凝練質地,讓畫面充滿了氛圍感。修拉和西涅克在繪畫中精心計算的科學理論最終未能吸引梵高,他開始探索自己更為本能的用色方式。梵高并不會在畫布上煞費苦心地放置指定的點彩畫點,而更喜歡留下較長的筆畫,如本作中所見,根據所畫的主題或物體,以更不規則的點、頓筆觸與陰影、平行筆畫加以組合。

1887年春天,受到最近展覽中乍現的靈光啓發,在提奧的敦促下,梵高開始在戶外作畫。在伯納德和西涅克的鼓勵下,梵高選擇了阿涅爾作為他的繪畫「運動」的「根據地」,正如他所描述,這是一個塞納河沿岸的村莊,上一個十年裏,莫奈和雷諾瓦曾在此工作,修拉也曾用它作為名畫《阿涅爾浴場》(1883-1884年,倫敦國家美術館藏)的背景(第592封信,同上,第42頁)。阿涅爾是一處典型的十九世紀晚期郊區,划船愛好者的集散地,也是避開巴黎夏季的炎熱與喧囂、一處風景如畫的避暑勝地,更是週末一日遊旅客的熱門之選。

「我在阿涅爾和聖旺碰到了梵高,」希涅克後來回憶起梵高在那裏作畫的時光,「我們在河邊畫畫,在鄉村咖啡館吃飯,然後步行返回巴黎,穿過聖旺和克利希的街道。梵高穿著一件藍色鋅合金工作服,袖子上塗滿了彩色顏料。他和我緊緊擁抱,大聲呼喊,揮舞著他剛畫好的特大畫布,把顏料塗在自己和路人身上」(引自 J. Hulsker,《梵高最新合集:繪畫,素描,速寫,阿姆斯特丹和費城》,1996年,第282頁)。

在夏天的幾個月裡,梵高的足跡遍佈阿涅爾周圍。他特別喜歡鎮子邊緣的塞納河,尤其鍾愛兩座橫跨塞納河的橋,一座是人行橋,另一座是鐵路橋,還有河岸兩旁幾家風景如畫的餐廳,以及經常在河中悠然穿梭的小船。此次呈現的作品描繪的正是一望無際的風景,河水順流而下,河岸上停泊著船隻──梵高作畫之時,人行橋和鐵路橋就在他的後方。遠處依稀可見巴黎的幾棟建築物,而在構圖的最右方,則可看到大碗島高聳蒼翠的樹叢勾勒出這個當時廣受歡迎的藝壇據點。「如你所見」,正如梵高研究專家皮克文斯所描述,「(此畫)是梵高所有塞納河系列中最開闊、最廣大、最氣韻生動、最自由舒張、最聚焦天空的一幅」(《文森特·梵高》展覽圖錄,加納達藏品博物館,馬蒂尼,2000年,第294頁)。

《停泊的船隻》經鑒定為三組三聯畫之一,而這些三聯畫正是梵高在阿涅爾時期的代表作品。1890 年,提奧的妻子約翰娜·梵高-邦格的弟弟安德里斯·邦格為提奧的巴黎公寓製作了一份物品清單。這份清單包含了這些三聯畫,標題為:「大碗島」、「塞納河畔阿涅爾」和 「塞納河畔克利希」。儘管之前有許多資料來源指出這些三聯畫有不同的編號,但每幅作品都有相同的橫向構圖和相似的畫布尺寸,但我們現在相信此作為「塞納河畔阿涅爾」三聯畫的一部分,與另外兩幅作品共同屬於此系列:《塞納河畔阿涅爾橋》(Faille, 第301號; 艾米爾·布爾勒珍藏,蘇黎世),以及《塞納河畔阿涅爾餐廳》(Faille, 編號312;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館)(B. Gerritse和J.N. Coutré編,同上,第85頁)。

約翰娜·梵高-邦格在1958年曾形容這幅三聯作為「春天來了,一切都欣欣向榮。文森特又可以在戶外工作了,他畫了很多阿涅爾的景色,諸如美麗的三聯畫《大碗島》,塞納河畔......河上的小船、公園和花園,處處熠熠生輝,色彩繽紛」(引自同上,第187頁)。有人認為梵高在同一塊畫布上創作了多幅阿涅爾風景。「塞納河畔阿涅爾」和 「塞納河畔克利希」三聯畫中有一個顯著特徵,即梵高在構圖邊缘增加了一個红色的彩繪邊框。梵高博物館研究員布雷傑·格里茨如此分析:「這些(邊框)並不一定意味著原屬同一張畫布,而是別有用途。研究表明,每幅三聯畫都是用一塊長畫布制作的,梵高只是在畫完之後才將其分成三部分……梵高在畫布上用紅色顔料標出三個長方形,長度肯定超過一米五」(引自同上,第91頁)。

梵高的這種創作方式無疑自出心裁,與眾不同,其密友伯納德對此發表了一番精彩見解。他回憶起目睹梵高創作的情景:「他背著一張大畫布,啟程出發。根據不同的主題,他把畫布分成許多區域。傍晚時分,畫作已經大功告成,就像一個小小的流動博物館,他一天中所有的情緒都記錄其上。塞納河上停滿了船隻、有著藍色鞦韆的島嶼、精緻的餐廳和五彩繽紛的遮陽篷、夾竹桃、廢棄公園的角落,以及待售的房產」(引自同上)。

因此,本作是一幅極為罕見而舉足輕重的傑作,與其他系列畫作一起,構成了阿涅爾優美的風景全覽,盡收眼底。《停泊的船隻》、《塞納河畔阿涅爾橋》和《塞納河畔阿涅爾餐廳》被視為三聯作,其處理手法、色調以及地平線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縱覽三幅畫作,觀眾彷彿跟著梵高一同轉移視線,來觀賞、描繪這些如詩如畫的風景。然而,梵高對每幅構圖都加以精心區分,以便盡可能圓融呈現眼前風景。在那幅布爾勒收藏的遠景中,阿涅爾的繁華城景遙入眼簾,工業活動如火如荼,一列蒸汽火車正沿著鐵路橋駛過,河岸上、船上皆有不同人物,畫面隨著塞納河緩緩展開,流向遠方。相比之下,阿什莫林收藏的版本中,梵高將自己置身於河岸之上,仰望餐廳,人類活動的唯一痕跡僅剩餐廳窗戶上飄揚的旗幟。而《停泊的船隻》作品展現了阿涅爾地區最開闊的視野,蔚藍的天空與下方波光粼粼的塞納河水交相輝映。

1896年,三聯畫在重要藝術品經紀人和出版商安布魯瓦茲·沃那的畫廊展出。在分開出售後,這些作品隨後四散天涯(瑪麗傑·維勒庫普 合編,《梵高的工作室創作》,阿姆斯特丹及布魯塞爾,2013 年,第 168 頁)。《停泊的船隻》曾收藏於巴黎小伯恩海姆畫廊和倫敦獨立畫廊,後為蘇格蘭重要現代藝術收藏家約翰·塔特索爾購得。1933年,羅揚·米德爾頓從塔特索爾手中買下這幅作品,米德爾頓是一位賀卡出版商,也是另一位英國收藏梵高的先驅。在二十世紀的餘下歲月裡,此畫一直由其家族收藏,直到1991年才現身拍賣會售出。

更多來自 二十及二十一世紀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