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O WOU-KI (ZHAO WUJI, 1920 - 2013)
ZAO WOU-KI (ZHAO WUJI, 1920 - 2013)
2 更多
非凡私人收藏
趙無極 (1920-2013)

11.2.67

細節
趙無極 (1920-2013)
11.2.67
油彩 畫布
73 x 60 cm. (28 3⁄4 x 23 5⁄8 in.)
1967年作
款識: 無極 ZAO (右下); ZAO WOU-KI 11.2.67. (畫背)
來源
法國 私人收藏
台灣 私人收藏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出版
2023年《趙無極油畫全集 第二冊 1959-1974》F. Marquet-Zao 及 Y. Hendgen編輯 巴黎 Flammarion (圖版,第0896圖,第166&302頁)
更多詳情
此作品附趙無極基金會於2010年9月20日所開立之保證書
此作品已登記在趙無極基金會之文獻庫 (資料由趙無極基金會提供)

榮譽呈獻

Ada Tsui (徐文君)
Ada Tsui (徐文君) Vice President, Specialist, Head of Evening Sale

拍品專文

「從這幾年開始,我可以放手作畫,隨心所欲,因爲技術層面的問題已不存在,我只隨興畫去,大幅畫布使我必須與空間搏鬥,不但要填滿它,還要給它生命,把我完全投注其中。」——趙無極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見證了趙無極在藝術與個人層面上達到頂峰,進入得心應手的境界。隨著趙無極在五十年代初鑽研西方現代藝術,到五十年代末回歸中國傳統,他在1960年踏入其藝術成熟期,找到他在中國與法國之間的恰當位置。他希望自己的畫能撇除所有敘述成分,純粹追求風的感受、季節的味道或是遠山的回憶,把這些印象呈現畫面。他開始探究自然和宇宙,在畫面捕捉住其獨有的精粹。趙無極開啟了一種全新的抽象概念,並把它推向純粹以感情解讀的現實,「狂草時期」隨之誕生。

《11.2.67》作爲六十年代「狂草時期」佳作,以雄渾筆觸勾勒出勁風之勢,畫面粗闊疾速的筆觸如無數巨龍交織盤旋而上,升騰至頂端的瞬間向四面八方散開,氣勢恢宏磅薄,展現了藝術家巔峰時期的創作激情與自信。50年代後期,趙無極已在藝壇備受贊譽,與好友皮耶・蘇拉吉及其妻子一同走訪美國、日本及世界各地後重返巴黎。當時,趙無極領略到戰後抽象表現主義與行動繪畫理論之風采,該運動鮮明地主張摒棄標準的技法與構圖方式,而要在大尺寸的畫布上完全解放出畫面自有的動感。其倡導的自由、狂野和動感與趙無極此時的創作方向不謀而合,隨之誕生的「狂草時期」見證了趙無極融匯中西,以自由和力量成就的全新藝涯巔峰。

《11.2.67》畫面採用硝金、明黃與烏黑三種主色基調,以濃淡暈染呈現色彩的交相重迭,成就無盡延伸的空間結構。同時,此作見證了趙無極對中國傳統墨色概念與西方油畫技法的極緻掌控與融會貫通。如唐代名家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所提出「運墨而五色具」——「焦」、「濃」、「重」、「淡」、「清」——以水墨的細微變化勾勒出複雜視覺層次的追求,《11.2.67》畫面中黃褐底色的清透暈染襯以縱橫交錯的實色綫條,在極簡色彩中探索出變化萬千的視覺層次,讓人聯想到傳統水墨畫躍于宣紙之上的靈動色彩。此外,此作更是呼應中國傳統書法美學中「書畫同源」的重要理念,趙無極通過強勁有力的運筆,以油畫材料渲染出書法筆觸的韻味,將其「狂草時期」對單一色彩的極致掌握與創作激情彰顯無遺。細觀構圖,此作的豎軸式構圖一定程度上受到趙無極在中貴街畫室中天窗投射下來的光綫所啓發。1963年後,趙無極搬至巴黎中貴街的全新畫室,畫室的碩大空間使他得以獲得畫筆大起大合的自由。

《11.2.67》中的勁健筆觸、色彩變化與遼闊無垠的抽象意境,無一不完美呈現趙無極「狂草時期」乃至往後數十載登峰造極的抽象藝術風格。趙無極作為中國現代藝術家佼佼者,繼續受到廣泛認可與關注, 2023年於中國美術學院舉辦的「大道無極——趙無極百年回顧特展」匯集全球美術館及私人收藏,帶領藝術家一生力作重返母校,呈現了趙無極在中國乃至國際藝壇中的重要地位。

更多來自 二十及二十一世紀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