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VERY RARE AND LARGE GILT-DECORATED CELADON-GLAZED VASE, GANLANPING
A VERY RARE AND LARGE GILT-DECORATED CELADON-GLAZED VASE, GANLANPING
A VERY RARE AND LARGE GILT-DECORATED CELADON-GLAZED VASE, GANLANPING
4 更多
A VERY RARE AND LARGE GILT-DECORATED CELADON-GLAZED VASE, GANLANPING
7 更多
顯赫珍藏
清雍正 粉青釉描金花卉紋橄欖瓶 六字篆書款

YONGZHENG SIX-CHARACTER SEAL MARK IN UNDERGLAZE BLUE AND OF THE PERIOD (1723-1735)

細節
清雍正 粉青釉描金花卉紋橄欖瓶 六字篆書款
16 ¾ in. (42.5 cm.) high, double Japanese wood boxes
來源
暫得樓胡惠春(1911-1995)舊藏

榮譽呈獻

Marco Almeida (安偉達)
Marco Almeida (安偉達) SVP, Senior International Specialist, Head of Department & Head of Private Sales

查閱狀況報告或聯絡我們查詢更多拍品資料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本橄欖瓶造型莊重古樸,其形制靈感源自中國高古青銅器,可參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一件西周中期青銅壺,館藏編號2003.66.11a, b(圖一)。器形與本品相似,頸部兩側均飾小圓柱形耳,撇足上方設一對穿孔。

橄欖瓶造型在清康熙、雍正和乾隆時期均備受推崇,歷代御窯藝匠均有燒製,形制亦略有不同。比較康熙朝淡藍釉橄欖瓶兩例,刻花 ,直口,瓶頸較本品修長,現藏於日內瓦鮑氏東方藝術館,見載John Ayers,《The Baur Collection Chinese Ceramics》,卷三,日內瓦,1972年,圖版A326及A328,其中後者口沿微撇。雍正和乾隆時期的橄欖瓶造型則較康熙時期更為豐滿。雍正橄欖瓶之例,亦有各式可供比較,無耳、撇口之例較為常見。參考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件雍正霽紅釉橄欖瓶,見《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御窯瓷器》,卷一下,北京,2005年,圖版9號。

本件橄欖瓶的造型古雅,直頸設計,相較於撇口及撇足的類型更為罕見。一件與本件尺寸相近的雍正青釉橄欖瓶,同樣飾有圓柱形耳及足上穿孔,無描金,見香港邦瀚斯,2015年12月3日,拍品22號;另一件同類型作品,無描金,為Herman A. E. Jaehne(1951年逝)與Paul C. Jaehne(1951年逝)舊藏,於1941年贈予紐瓦克博物館(館藏編號:41.2027B),拍賣於紐約蘇富比,2025年3月18日,拍品125號。見另一件雍正橄欖瓶,造型相似,飾有圓柱形耳及足上穿孔,珊瑚紅地粉彩裝飾,尺寸較小(31.4公分),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見於《故宮博物院藏:清盛世瓷選粹》,香港,1994年,頁181,圖版25號(圖二)。

本件花瓶口沿及足沿均飾描金花卉卷草紋,與瓶身造型相得益彰,繪製技藝精湛。所繪花卉各具寓意,如芙蓉象徵富貴榮華;蓮花寓意和諧、美麗與純潔;牡丹則代表富貴與榮耀。「蔓」與「萬」諧音,口沿處卷草紋帶下方的如意頭紋飾,更增添了長壽的祝願,寓意「萬壽無疆」。

更多來自 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