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VERY RARE MASSIVE JUN LOBED VASE
A VERY RARE MASSIVE JUN LOBED VASE
1 更多
柏煊書齋珍藏
金/元 鈞窯天藍釉花口長頸大瓶

JIN-YUAN DYNASTY (1115-1368)

細節
金/元 鈞窯天藍釉花口長頸大瓶
本拍品經牛津熱釋光測年法測試(測試編號P106k43;2006年5月17日),證實與本圖錄之斷代符合。
25 in. (63.5 cm.) high
來源
紐約蘇富比,2006年9月21日,拍品104號
出版
秦大樹, 《柏煊書齋‧鈞窯 , 香港,2017年,頁190-195,編號22及封面

榮譽呈獻

Marco Almeida (安偉達)
Marco Almeida (安偉達) SVP, Senior International Specialist, Head of Department & Head of Private Sales

查閱狀況報告或聯絡我們查詢更多拍品資料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本瓶高63.5公分,分頸、腹、足三段製作,通體施天藍釉,局部位置如口、頸上部及接胎處添施第二層釉,圈足露胎處施護胎釉,造工複雜,雄渾厚實,是鈞窯瓷中少見的大器,也是鈞窯進入金中晚期後難得一見的精工之作,應是為特殊禮制性活動而訂製的高端器物。

同類的花口長瓶在汝州市出土過一對,現分別藏河南博物院和汝州市汝瓷博物館。2001年發掘禹州市神垕鎮劉家門窯址時,在相當於金代後期的第二期地層亦發現類似長頸瓶的殘片。另外河南新密窯溝窯址曾出土一件墨書紀年「大定廿五(1185年)」的白地褐彩花口瓶,器形與本器非常相似。綜合各例子,北京大學秦大樹先生認為本瓶時代應屬金代後期至蒙古時期,約1160至1271年間(詳文請參閱秦大樹,《柏煊書齋‧鈞窯》,香港,2017年,頁190-195,編號22)。

鈞窯在金代晚期製作開始步向草率,且一般不滿釉;本瓶製作精良,體大渾厚,且通體施釉,屬同時期難得一見的精品,有可能是為禮佛而特製的供器,為供奉而插花,如山西稷山馬村三號墓的南壁兩側屏,有類似花口瓶插滿花的雕刻。本瓶氣勢磅礴而不失優雅,具時代特徵,其藝術及研究價值不可言喻。

更多來自 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