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Ü QIAN (1621-1706)
LÜ QIAN (1621-1706)
LÜ QIAN (1621-1706)
1 更多
LÜ QIAN (1621-1706)
4 更多
日本重要私人珍藏 (Lots 151-169)
明/清 呂潛(1621-1706)

詩畫合璧卷

細節
明/清 呂潛(1621-1706)
詩畫合璧卷
水墨紙本 手卷 一六六七年作
27 x 131.5 cm. (10 5⁄8 x 51 ¾ in.)
題識:丁未(1667年)中春畫於道峰之歸雲菴。西蜀居士呂潛。
鈐印:呂潛、半隱
書法釋文:我憶支公久,相逢雲水東。紫衣行帝闕,錫杖倚天中。遇物情無恙,尚機應不窮。誰教詞賦苦,字字寫秋風。傾盡諸侯坐,依然苦行身。缾間藏日月,杖底足風塵。好向題山偏,孤懷對客親。願師及春去,聊共歲寒人。
題識:贈無聲二律,書為達木老禪宗。西蜀呂潛。
鈐印:呂潛私印、半隱、嘯樹軒
題跋:呂潛字孔昭,號半隱,四川遂寧(口)人。崇正癸未進士,流寓湖州,有《懷歸》、《守閒》、《課耕樓》三集。
羅振玉(1866-1940):
呂孔昭詩畫合卷,書師劉完庵,深厚溫穆,詩亦清美可觀。明代畫人多出東南,蜀人最少。孔昭後有張南華,後先挻生,卓然可傳不朽。顧二百年來。遂卓朋音為可惜耳。然今日神州荊莽,文社凋零,個人日披斯文將喪之,概因不僅詩畫與西川一隅已也,攬卷為之三歎。壬子(1912年)冬上虞羅振玉為博文堂主人審定並題記。
鈐印:羅振玉、大雲精舍
長尾甲(1864-1942):
予嘗客春申城下,時觀半隱畫冊,筆墨沉厚,出於北苑,而意匠經營,不依蹊徑,獨出新異,饒有逸韻。惟其畫流傳甚罕,後不復見。今觀此卷,頗有空谷跫音之想,其風神著老,視前所見者,更覺淵穆有加,秀爽過人。詩亦清雋雅潔,尤堪諷誦。予私謂清初之畫,構思秀拔,脫盡前人窠臼者有龔半千、戴鷹阿、程穆倩數家,而能足與之抗行者,獨為半隱。卷取宋元眾長,一罏陶鎔。重墨為力,枯筆取姿,兼參以西法,故生氣遠出,浮浮 欲動,惜無後起之秀,集其大成以於丹青場中別闢新境者,徒使論者發依樣葫盧之訕也。雖然泥古輕新,藝林通病,不可特向畫人責備耳。大正乙卯(1915年)長夏,雨山長尾甲跋。
鈐印:雨山
藏印:劉韻珂(1792-1864):劉韻珂印
周學濬(19世紀):周學濬印(二次)
其他:福備寓目、王鮮見過、趙億孫過眼、封重□印(二次)、鈕福熙觀、月鉏、雲□、李樵、樨菴、二樵、健齋、莫疑、
羅振玉題簽:呂孔昭詩畫合卷。博文弟珍藏,羅振玉題。
鈐印:臣玉之印
長尾甲題木盒:呂半隱詩畫卷。乙卯(1915年)夏日,長尾甲識。
鈐印:甲印、雨山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利在東方:羅振玉旅居東瀛與書畫銷售

羅振玉(1866-1940)是一位未曾出國留學,卻願意接觸和學習日本的學人。1898年,羅振玉在上海創辦農學社,南洋公學東文學社,積極聘請日人藤田豐八(1869-1929)來華協助翻譯外國農學書籍。後由藤田氏介紹認識京都大學內藤虎(1866-1934)和富岡謙藏(1873-1918)等人,成為日後羅氏進入東瀛大門的鑰匙。
1901年11月,羅振玉以視察學務名義首次赴日,為期兩月,主要拜訪日本教育和財政部門,兼及拜訪日本漢學家、書畫家和實業家等,撰有《扶桑兩月記》。1909年5月,羅氏二次前往日本調查農學,參觀牧場,餘暇拜訪書肆和漢學家,旅居月餘。兩次日本之行,他敏銳地觀察到日本帶有濃厚中華文化基因,上層社會人士熱愛中國傳統書畫及古董。
兩年後,辛亥革命發生,羅振玉受大谷光瑞(1876-1948)、藤田豐八諸人邀請,與王國維(1877-1927)偕家移居日本。移居之前,羅氏由藤田和內藤二人幫助,寄所藏書畫百餘件往日本展售,分別為:宋元明書畫28件;明清書畫35件;清朝書畫49件;明清書法20件,合共132件。據學者統計購藏書畫者有山本悌二郎(1870-1937)、上野理一(1848-1919)、高島菊次郎(1875-1969)、黑川幸七(1871-1938)、住友春翠(1865-1926)、富岡謙藏(1873-1918)、博文堂原田莊左衛門(1858-1938)等人。這是羅氏第一次大批量出售書畫藏品。
羅振玉移居日本至1919年回國,期間與日本政商學者,書畫古籍名家交流頻繁,也與內藤虎、長尾甲(1864-1942)等人協助博文堂鑑定和題跋書畫,開拓並奠定了關西地區的明清書畫收藏。羅氏居住日本八年,潛心學術研究,整理了許多重要書籍出版。但是,他在日本期間迫於生計,曾委託先行回國的王國維聯繫上海的沈曾植、陸樹藩、鄧實,以及古董行家程冰泉等人,代為尋購書畫寄往日本銷售,為謀生不得已為商賈之事,也是事實。
佳士得春拍有幸自日本徵集眾多羅振玉舊藏明清書畫,其中不乏羅氏題簽題跋佳作,尤見他對書畫史的熟悉,對書畫鑑定的用心。無怪乎他是當時日本人心中最具威望的書畫古董鑑定權威。

更多來自 中國古代書畫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