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間的洪流中,所有人也受到所屬時代的規條制約,唯有極少數的創新之士,才能帶領人類邁向未來。從早期的洞穴壁畫開始,人類便不斷透過藝術探索自己與世界的關係,全因拒絕順應時代的破格之輩,各個藝術領域才能在過去數千年持續演變發展。
科技同樣也在高瞻遠矚的革新者帶領下蓬勃發展,而保羅‧艾倫(Paul G. Allen)更是當中的佼佼者。作為微軟聯合創辦人,艾倫不但學識淵博,更擁有強烈的好奇心。除了在計算機領域實踐創新,他也是海洋探險家、成功的音樂人、兩個職業運動團隊的班主,以及澤心仁厚的慈善家和狂熱的藝術藏家。艾倫的興趣廣泛,勇於挑戰複雜的難題,並積極反思科技能為世界帶來的改變,更不斷挑戰常規。

保羅·艾倫。Beatrice de Gea攝。照片鳴謝Vulcan
艾倫憑著過人的前瞻遠見,成就無與倫比的非凡藝術珍藏,這個珍藏將於2022年11月在紐約佳士得舉行的歷史性拍賣「先鋒創見:保羅‧艾倫珍藏」上拍,拍品總估價高達10億美元,規模之大可謂前所未見,而拍賣收益將會按照艾倫的遺願全數撥捐慈善用途。
從享負盛名的古典大師和開創先河的印象派畫家,以至戰後抽象藝術先驅和現代破格藝術家,這個珍藏體現橫跨藝術史500載的藝術名家勇於革新的精神。
放眼未來
西雅圖於1962年舉行二十一世紀博覽會,吸引全球超過1,000萬人參觀。這場世博會以「尋找新時代的希望」為主題,展示人類創新的嶄新成果。在新落成的太空針塔下,年僅九歲的艾倫對這場盛會深感著迷,他後來憶述:「它以未來為主題,所以我才會如此喜歡。」
這種放眼未來的個性,將會驅使艾倫實踐劃時代的創新突破,徹底改寫人類與科技之間的關係。同樣,無懼打破時代制約和預期的前衛藝術家亦推動藝術開啟新時代,當中包括文藝復興時期的創新藝術家,以至印象派畫家和他們經典的落選者沙龍(Salon des Refusés)。

保羅·塞尚(1839-1906) ,《聖維克多山》,1888-1890年作。油彩 畫布。25 x 31 英寸(65.1 x 81 公分) ,估價待詢。此拍品將於2022年11月9日在佳士得紐約「先鋒創見:保羅·艾倫珍藏」拍賣中呈獻
這個珍藏匯聚眾多重要的藝術傑作,彷彿藝術家在畫布上勾劃未來。以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的《聖維克多山》(1888-1890年作)為例,此作以油彩奠定現代藝術的基礎。塞尚曾多次繪畫法國南部的聖維克多山,在這幅近景中,他將圖像變成抽象的平面,去除為人熟悉的細節,並以近乎編織的動感筆觸塗上顏料。他的作品重視形式和觀點,將場景解拆成幾何形狀,預示著立體主義的誕生。
艾倫欣賞的其他藝術家亦改寫了固有傳統,推動所屬藝術範疇向前發展。從改革靜物畫的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O’Keeffe),以至以另類手法描繪傳統裸女畫像的安德魯·懷斯(Andrew Wyeth),獲得艾倫青睞的藝術家皆透過大膽的原創技法革新藝術規條。

法蘭西斯‧培根(1909-1992) ,《三幅習作:自畫像》,1979年作。油彩 畫布。每幅:14 x12 英寸(35.6 x 30.5 公分),估價待詢。此作將於2022年11月9日在佳士得紐約「先鋒創見:保羅·艾倫珍藏」拍賣中呈獻
艾倫在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身上找到重要啟發。在《三幅習作:自畫像》(1979年作)中,培根從自我以外的角度審視人物,將他的面孔簡化成不同部分,例如耳朵、鼻子或襯衫衣領,從而思考構成整體的不同部分,以及抽象風格在肖像畫中面對的限制。
艾倫將藝術史巨匠的人生與作品連繫起來,在橫跨500年的藝術先驅與創新先鋒之間建立連貫的主題。他在 2011年出版的回憶錄《Idea Man》中寫道:「我被像我一樣渴望窺探未來和嘗試創造未來的人吸引。從年輕時候開始,我從未停止過思考未來。」
通往不同現實的窗戶
艾倫的珍藏亦包括許多風景畫傑作,全部出自改寫此領域的藝術家之手。2016年西雅圖藝術博物館「Seeing Nature: Landscape Master works from the Paul G. Allen Family Collection」展覽開幕時,他在訪問中提到:「我不斷嘗試摸索未來的發展,以某種方式外望,也許正因如此,我對風景畫極感興趣,它們就像通往不同現實的窗戶……」
收取佳士得Going Once電子雜誌,精選所有Christies.com的熱門文章,以及即將舉行的拍賣及活動等最新資訊

小揚‧勃魯蓋爾(1601-1678) ,《五感:視覺、嗅覺、聽覺、味覺和觸覺》(圖為《嗅覺》)。油彩 木板。《視覺》和《嗅覺》:27⅝ x 44⅝ 英寸(70.2 x 113.3 公分) ;《聽覺》:27 x 43 英寸(68.6 x 109.2 公分) ;《味覺》:27 x 43 3/8 英寸(68.6 x 110.1 公分);《觸覺》:27 3/8 x 44 5/8英寸(69.5 x 113.3公分) 。估價:4,000,000-6,000,000美元。此作將於2022年11月9日在佳士得紐約「先鋒創見:保羅·艾倫珍藏」拍賣中呈獻
艾倫的珍藏由小揚‧勃魯蓋爾(Jan Brueghel the Younger)一組名為《五感》的油畫(約1626年作)開始,勾勒數個世紀以來風景畫的演變。
當印象派藝術家將畫布帶到戶外,捕捉大自然稍縱即逝的瞬間時,便開啟了風景畫的重要發展階段。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的《滑鐵盧橋,彩雲遮日》(1899-1903年作)來自其創作多年的系列,彰顯他在這場大型藝術運動中的激進前衛步伐。

克勞德‧莫奈(1840-1926),《滑鐵盧橋,彩雲遮日》,1899-1903年作。油彩 畫布。25¾ x 39½ 英寸(65.4 x 100 公分) 。估價待詢。此作將於2022年11月9日在佳士得紐約「先鋒創見:保羅·艾倫珍藏」拍賣中呈獻
莫奈摒棄以理想化手法描繪自然世界,反而試圖捕捉一個短暫的瞬間,將工業化的倫敦重構成超然世外的夢幻場景。這種手法揉合莫奈於一瞬間的經歷與抽象手法,徹底改寫風景畫的面貌。
數十年後,這個概念在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畫作中再次出現。莫奈對霍克尼影響極深,他也像莫奈一樣,致力捕捉戶外世界的活力,利用亮麗的色彩和大膽的描繪手法,將他對大自然的敏銳觀察轉化成對某個地點的真實經歷。

大衛·霍克尼(1937年生),《基勒姆附近的蕾絲花》,2010-2011年作。油彩 畫布。67 x 102 ¼ 英寸(170.2 x 259.7 公分)。估價:8,000,000-12,000,000美元。此作將於2022年11月9日在佳士得紐約「先鋒創見:保羅·艾倫珍藏」拍賣中呈獻
霍克尼在《基勒姆附近的蕾絲花》(2009年作)等畫作中捕捉家鄉約克郡東部的自然美景,藉此延續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等早期英國藝術家主張的風景畫傳統,後者的傑作《將約翰‧貝利尼的三張畫作安放於威尼斯救主堂》(1841年作)亦為艾倫的珍藏之一。
艾倫的藏品猶如多扇通往自然世界的窗戶,邀請我們走進創作者的內心世界,思考自己面對自然力量時的多變經歷。
字節與數字
就像電腦代碼的數字或畫作的筆觸一樣,溝通方式數之不盡。艾倫對科技的認識,使他對人類傳播資訊、表達情感和與世界建立連繫的機制擁有深切體會。他談到自己的收藏習慣時表示:「我被點彩畫派作品或賈斯培‧瓊斯(Jasper Johns)的『數字』作品所吸引,因為它們的本質是使用另一種語言,將一種東西分拆成組成部分,例如字節或數字。」

喬治‧秀拉(1859-1891),《模特們(小版)》,1888年作。油彩 畫布。15½ x 19¾ 英寸(39.3 x 50 公分)。估價待詢。此作將於2022年11月9日在佳士得紐約「先鋒創見:保羅‧艾倫珍藏」拍賣中呈獻
艾倫亦認為藝術、科學、哲學和自然之間存在深厚的連繫,並形容它們為「同一條穗帶的不同線條」。他非常欣賞那些探索所屬領域以外的理論和知識,務求整合和推進人類眾多發現成果的人物。
點彩畫派的先鋒喬治‧秀拉(Georges Seurat)正是如此。他在美術以外的範疇汲取靈感,受到法國化學家米歇爾‧歐仁‧謝弗勒爾(Michel-Eugène Chevreul)和美國物理學家奧格登‧魯德(Ogden Rood)的啟發,前者斷言顏色受相鄰的色彩影響,而後者則將作為光的顏色與作為顏料的顏色區分開來。
秀拉的點彩畫是一種嶄新的繪畫方式,利用對比顏色的小點創作圖像,並以科學理論為基礎。透過點彩法,秀拉開創了與印象派即興創作截然不同的風格,認為在感官性的平面上也能存在著秩序。在創作著名作品《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1884-1886年作,現藏於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後,秀拉在《模特們(小版)》(1888年作)中展示其理論的廣度,並將其應用於複雜的構圖,亦即將原作《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嵌入全新的場景之中。

保羅‧希涅克(1863-1935),《孔卡爾諾寧靜的清晨(Opus no. 219, larghetto)》,1891年作。油彩 畫布。25⅞ x 32 英寸(65.7 x 81.3 公分)。估價待詢。此作將於2022年11月9日在佳士得紐約「先鋒創見:保羅‧艾倫珍藏」拍賣中呈獻
秀拉的好友保羅‧希涅克(Paul Signac)進一步推動點彩畫派的發展,並在秀拉於31歲猝然離世後繼續探索這種技法的極限,後來更啟發多位藝術家,包括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和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以至達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等當代藝術家。
在秀拉和希涅克以零散色點創造出全新語言後近一個世紀,賈斯培‧瓊斯也創造出專屬的藝術詞彙。透過《小型謬誤之始》(1960年作)等作品,瓊斯解構了顏色的概念,迫使我們重新思考所謂的事實。他在「數字」系列中沿用這種手法,將熟悉的數字變得抽象,引導我們思考全新的角度。

賈斯培‧瓊斯(1930年生),《小型謬誤之始》,1960年作。熱蠟 壓克力 紙本拼貼 纖維板。21 ⅞ x 18 ¼ 英寸(55.6 x 46.4 公分)。估價待詢。此作將於2022年11月9日在佳士得紐約「先鋒創見:保羅‧艾倫珍藏」拍賣中呈獻
與同樣高瞻遠矚的前人一樣,艾倫致力尋找更偉大的真理。他在美國華盛頓「Seeing Nature」展覽開幕禮的致辭中表示:「我提出許多問題,因為我一直在尋找不同主題之間的連繫,它們不一定顯而易見,但可能會讓我們以不同角度審視或更好地了解世界。」他以藝術收藏串連起逾500年的歷史,將藝術視為理解世界的手段,他建立的珍藏展示了多個世紀以來多位創見之士發揮的開創性影響力。他的珍藏所頌揚的傳奇人物敢為人先,推動人類發展,也與他一樣拒絕限制,大膽邁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