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人花園美景」:探索莫奈的絢麗花園畫作

從法國聖阿德列斯到吉維尼,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筆下寧靜而充滿生命力的花園景色,一直也是印象派藝術的典範之作。理查德·湯姆森(Richard Thomson)將於本文深入探討這些傳奇畫作

花園是印象派藝術家最喜愛的題材之一,而克勞德‧莫奈充滿詩意的戶外風景畫,更成為十九和二十世紀最為人熟悉和最具代表性的花園畫作。雖然他早年已開始在姨丈和姨母家中修剪整齊的草坪上開始有關創作,但直至1871年移居阿讓特伊時,花園才逐漸變成他重要的創作題材。現藏於法國橘園美術館、尺寸龐大的《睡蓮》更成為他的代表作,不但頌揚藝術家的輝煌藝術生涯,也讚美他位於吉維尼的傳奇花園。

巴黎市民在1874年舉行的首屆印象派展覽上首次認識到開創先河的外光派美學,一年後,莫奈完成了《花園裡藝術家的家人》(1875年作),作品刻劃莫奈與家人在花園享受悠閒的時光。此畫最後一次公開展出要追溯至1919年,今年將於佳士得紐約今年11月舉行的二十世紀藝術晚間拍賣中隆重推出。

英國愛丁堡大學藝術史研究教授理查德·湯姆森將於下文介紹莫奈筆下多個花園的精彩故事,以及他作為花園主人由此獲得的創作靈感。

克勞德‧莫奈(1840-1926),《花園裡藝術家的家人》,1875年作。油彩 畫布。23¾ x 31½ 英寸(60.5 x 80公分)。估價︰12,000,000-18,000,000美元。此作將於2021年11月在佳士得紐約二十世紀藝術晚間拍賣呈獻

克勞德‧莫奈(1840-1926),《花園裡藝術家的家人》,1875年作。油彩 畫布。23¾ x 31½ 英寸(60.5 x 80公分)。估價︰12,000,000-18,000,000美元。此作將於2021年11月在佳士得紐約二十世紀藝術晚間拍賣呈獻

莫奈與花園

花園是莫奈作品的重要主題,他的巔峰之作《睡蓮全景》以其位於吉維尼的水景花園為主題,刻劃廣闊的睡蓮池和水面倒映的天空。這些散發恬靜氣息的花園畫作,在1927年5月莫奈逝世一年後於橘園美術館展出,它們是莫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獻給國家的禮物,結合了一位老人的個人情感和愛國情懷。然而,在莫奈的漫長創作生涯中,庭園一直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啟發他的藝術天賦。

莫奈的花園畫作中,花園主人的身份清晰可辨。莫奈的姨丈和姨母很富有,在聖阿德列斯擁有一間大宅,1860年代末,年輕的莫奈曾繪畫二人家中井井有條的草坪,畫中的姨丈和姨母佇立在種滿劍蘭和天竺葵的陽台上,俯瞰著繁忙的勒阿弗爾港口入口(《聖阿德列斯的陽台》,1867年作,現藏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在接下來的十年間,他曾為富有的埃內斯特·奧什代(Ernest Hoschedé)創作多幅畫作,畫中刻劃了奧什代家族位於巴黎南部蒙熱龍家族大宅前的寬廣庭園和草地上的火雞(《火雞》,1877年作,現藏於巴黎奧賽博物館)。不過,當年的莫奈很在意自己相對清貧的地位。他在1881年繪畫自己位於弗特伊家中的花園時,雖然當時生活拮据,但他卻四度畫出讓人產生錯覺的構圖,讓人以為他的宅邸占地寬廣。其中秘訣是巧妙地運用低視角,略去分隔居所與花園、連接拉羅舍居伊翁與芒特的主要道路。

1870至1871年間,身處倫敦的莫奈對市中心綠意盎然的海德公園感到十分驚喜,他於是以此作為創作題材,並在回到巴黎後繼續留意城市裡的花園。在其後十年中,他繪畫了從里沃利街公寓向下俯瞰的杜樂麗花園,以及從優雅小徑上望向蒙索公園的景色。他於1884年在意大利博爾迪蓋拉利古里亞海岸作畫時偶然看到弗朗西斯科·莫雷諾(Francesco Moreno)的私人花園,並在園內發現了含羞草和棕櫚樹等沐浴在地中海光線下的異國植物。可以說這種經歷使莫奈對園藝、花園空間佈局和以專業方式挑選植物方面產生興趣,而這一興趣也隨著他對種子目錄和特定花種的熱愛而變得更加濃厚。

「園藝是我在年少失落時學習的技巧。也許正是花的緣故,我才能成為畫家」 ——克勞德‧莫奈

莫奈熱愛花園作為社交空間和繪畫題材的另一個簡單而重要的原因,是「花園是與世隔絕的天地(hortus conclusus)」這個概念。花園是家庭專屬的私密空間,是兒童縱情玩耍的安全之地,也是女士在樹蔭下享受夏日陽光的怡人角落,這些都是莫奈在他早期和中期多幅畫作中描繪的優渥社會階層特色。莫奈與妻子卡密爾(Camille)和兩個兒子讓(Jean)和米歇爾(Michel)於1870年代移居阿讓特伊後,他曾為家人作畫,描繪他們在租用花園中的生活。1876年舉行的印象派展覽中展出《裝飾面板》一作,是莫奈首次形容為裝飾畫的作品,如今則被稱為《午餐》(現藏於巴黎奧賽博物館),畫中展示一個平靜簡樸的私人空間,卻明顯帶有中產階層的味道。有別於其印象派同儕卡密爾‧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的風格,莫奈從不繪畫果菜園。

我們可以進一步推敲這種親密而隱世的感覺,深入探索畫家的內心世界。1899年初,莫奈的好友阿爾弗雷德‧西斯利(Alfred Sisley)和繼女蘇珊娜‧霍斯德(Suzanne Hoschedé)相繼離世。隨後的幾個月間,莫奈以四年前在水景庭園小溪上建造的日式拱橋繪畫了十多幅畫作,大多使用方形畫布,拱橋的弧線對稱地橫越水面,而睡蓮的葉丶蘆葦與垂柳則形成一片質感豐富的茂密綠叢。作品色彩丶構圖和畫布形狀,都在莫奈痛失摯友家人之際帶來一種療愈的和諧撫慰。

最重要的是,花園為莫奈提供了表達創意的空間。他在藝術生涯早期的數十年裡,以各式各樣乃至意想不到的方式刻劃庭園,但他晚年最知名的25年中,大多也以吉維尼的花園為題材。1890年,他買下租住了七年的房子,而隨著系列畫作的展覽取得成功,他也能買下相鄰的土地,包括一條小溪和池塘,他特別建造溫室並雇用園丁,甚至在1901年與當地政府協商,請求把艾普特河的一條支流改道,以流經他的花園。

克勞德‧莫奈,《睡蓮與日式拱橋》,1899年作。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

克勞德‧莫奈,《睡蓮與日式拱橋》,1899年作。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

到了1890年代初,莫奈已是真正的地產之主,雇用了六名園丁。他聽取魯昂植物園園長等專業人士的意見,當然也留意園丁打理花園的方式,因而掌握了選擇植物和實際種植的專業知識,而園內植物的佈局,其實也是為了繪畫而設。莫奈於1902年創作的畫作描繪了從日式拱橋通往房子的小徑,其中可見他選擇以紅色為主的花卉,與懸垂於上方的綠葉塑造色彩對比。他也在池塘邊種植柳樹,以樹幹的堅實固定形態,來襯托池塘水面倒映的幻變浮雲,而下垂的纖細柳枝則與圓形的睡蓮浮葉形成對比。莫奈在園藝和繪畫方面也仔細操控自然環境。欣賞《睡蓮全景》是一種沉浸式的體驗,畫中的植物與實物大小相同,讓人仿佛在吉維尼花園裡漫步。

花園也是莫奈的創作靈感啟迪。在1873年,彼埃‧奧古斯特‧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創作了名作《莫奈在阿讓特伊的花園裡作畫》,描繪莫奈身處多間平凡城郊房子中央的花園裡(現藏於哈特福德市沃茲沃思學會)。此畫暗示莫奈可以隨意規劃四周的環境,擺脫乏味的人造之物,陶醉於壯麗的自然景觀之中。而這正是莫奈在長達六十年藝術生涯裡最大的成就。雖然他以豐富多樣的手法演繹這個主題,但所有作品的共通點之一,都是醉人的花園美景。

理查德‧湯姆森是英國愛丁堡大學藝術史研究教授,他於1996至2018年擔任沃森戈登美術教授,並於2010至2011年擔任巴黎大皇宮「Monet, 1840-1926」展覽的首席策展人

相關部門

相關拍品

相關拍賣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