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古典大師部專家Jonquil O’Reilly表示:「在十六世紀,與女士服飾相比,男士時裝的重要性其實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透過衣著展示自己的身份和社會地位。」
專家仔細檢視老盧卡斯‧克拉納赫(Lucas Cranach the Elder,1472-1553)於1530年代為第四任亦是最後一位薩克森選侯約翰‧弗雷德里克一世(1503-1554)繪畫的華麗肖像時,指出畫中人身穿當時最時髦的服飾,包括一頂飾以羽毛的無邊呢帽,一件白色絲質上衣,衣服上的紅色鏤空飾帶露出底下布料的刺繡花紋,而金色衣領更飾以珍珠和藍寶石,令人目眩。
老盧卡斯‧克拉納赫(1472年生於克羅納赫,1553年卒於威瑪),《薩克森選侯約翰‧弗雷德里克一世(1503-1554)半身像》。24¾ x 15⅝英寸(62.8 x 39.7公分)。此拍品於2018年4月19日在佳士得紐約古典大師(部份一)拍賣中售出,成交價7,737,500美元
弗雷德里克的服裝與他的珠寶同樣價值連城。Jonquil O’Reilly指出,他身上厚實的深紅色絲絨長袍,需要重複以深紅色染料浸染多次,才能營造如此深邃的色調。
此畫在二戰期間遺失,後來在佳士得協助下,成功歸還予顧特曼(Gutmann)家族後人。克拉納赫盡量減少畫作的空白位置,使弗雷德里克的上半身顯得更加雄壯。專家指:「1530年代流行極寬的肩膊和廣闊厚實的胸膛。克拉納赫描繪弗雷德里克的強壯身形,從而顯示他的權力。」
「當時推崇的男士衣著打扮,亦反映了士兵在戰場上的裝扮」
弗雷德里克頸上掛了一個金色香球,這種鏤空容器可以擺放香料和香水,隨著佩戴者行走而在其胸前搖曳,「散發出怡人的香氣,來遮蓋當時並不怡人的體味」。香球以一條長金鏈掛起,並由十六世紀風格的小海豚裝飾。此海豚飾香球(也可能是牙籤)顯然是弗雷德里克最喜歡的配飾之一。在老盧卡斯‧克拉納赫繪畫的另一幅肖像畫中,他也佩戴著同一個香球,該畫現藏於盧浮宮。
Jonquil O’Reilly再以一幅亞歷山大‧法爾內塞(Alessandro Farnese,1545-1592) 16歲時的全身像,講解十六世紀的男士打扮。法爾內塞是教宗保祿二世的曾孫,也是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的外甥,他日後將會成為帕爾馬公爵和西屬尼德蘭總督。
此畫由安東尼斯‧莫爾(Anthonis Mor ﹐1516/20年-約1576年)與合作夥伴阿隆索‧桑切斯‧科埃略 (Alonso Sánchez Coello,1531/2-1588)於約1561年繪畫,畫中的法爾內塞身穿十六世紀典型的華麗服飾。Jonquil O’Reilly解釋:「他顎下的襞襟以簡潔俐落的線條襯托面孔。」他一身藍染鎏金鋼製甲胄飾以深紅色滾邊,顯示他對於西班牙軍隊的忠心。甲胄大概在繪畫此畫前一年左右在意大利製造。專家指:「當時推崇的男士衣著打扮,亦反映了士兵在戰場上的裝扮。」
安東尼斯‧莫爾(1516/20年生於烏特勒支,1576年(?)卒於安特衛普)和阿隆索‧桑切斯‧科埃略 (1531/2年生於瓦倫西亞貝尼法伊羅德萊斯瓦利斯,1588年卒於馬德里),《身穿盔甲的亞歷山大‧法爾內塞》。68⅞ x 39⅜英寸(175 x 100公分)。此拍品於2018年4月19日在佳士得紐約古典大師(部份一)拍賣中售出,成交價2,592,500美元
雖然法爾內塞擁有類似「芭蕾舞者的雙腿」,但他的身形在當時卻被視為充滿男性魅力。Jonquil O’Reilly解釋:「男士要證明自己並非虛有其表,而是會經常策騎、練習劍術和在宮廷跳舞,因此必須展示修長的雙腿。」
然而,法爾內塞衣著的焦點卻落在絲質股囊上。股囊原本旨在覆蓋褲管與上衣衣襬之間的空隙,為男士抵擋風雨,也免受自己的兵器所傷。「十六世紀時,男士行走時在腰間佩劍是非常正常的事。如果有一個軟墊作為保護股囊,便能避免尷尬或受傷。」
在創作此畫時,股囊已成為生殖能力和男子氣概的標記,而且尺寸在數十年間變得越來越大,由純粹用作遮掩,變成突顯雄風的利器。Jonquil O’Reilly認為:「雖然法爾內塞當時只有16歲,但他的股囊已代表了男子氣概和獨立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