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行為藝術家 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1946年生)在六天的時間內,邀請公眾來到倫敦蛇形畫廊(Serpentine Gallery),見證 藝術史上前所未見的重要作品。《生命》是一項總長19分鐘的行為藝術作品,以容積捕獲(volumetric capture)和混合現實(mixed reality)的方式呈現,乃這種全新媒介藝術創作的首次大型公開展覽。門票開售僅兩小時後即全部售罄。
阿布拉莫維奇上次在蛇形畫廊表演其飽受好評的創作 《512小時》,還是五年前的事情。藝術家每日都在展館中度過,與到訪的觀者間形成張力,這就是作品的主題所在。
2010年在《藝術家在場》一作中,阿布拉莫維奇坐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中庭,以一對一的沉默對視方式,在三個月內吸引85萬人次前來參觀,這個破紀錄的數字至今為止仍然不可超越。《生命》一作是《藝術家在場》的自然延續,然而當中概念則截然不同:就算藝術家不在現場,觀者是否能感受到她的存在?作品背後隱藏的普世含義亙古永恆。

《生命》一作的參與者將交出所有隨身攜帶的通訊設備(電話、手錶等等),戴上一副混合現實目鏡,在身穿實驗室白色大褂的展覽助理陪同下,來到指定的位置。一襲深紅色裙裝、黑髮緊緊綁在腦後的阿布拉莫維奇影像,便出現在畫廊牆壁背景和其他參與者面前,於直徑五米的範圍內開始展示這一行為藝術作品。
此作根據混合現實特定技術製作,予觀者以身臨其境的真實感覺。藝術家彷彿親臨表演現場,與觀者同處一室。阿布拉莫維奇在頁頂短片中向佳士得解釋道,《生命》一作與永恆息息相關:「因為你會存留作品之中,永垂不朽。」
「一百年後,當所有認識她(瑪麗娜)的人不復在世,依然有人可以親睹她走進房間,感受當中的聯繫與人際體驗。」Tin Drum 創始人托德·埃克特(Todd Eckert)表示。Tim Drum公司負責製作《生命》一作的混合現實體驗。

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和托德·埃克特與佳士得分享《生命》一作的創作歷程
《生命》創作期間,Tin Drum在一間工作室的綠幕攝影棚內,以32台攝影機同時拍攝阿布拉莫維奇,每台攝影機間以複雜算法系統相連,配備此類硬件設施的工作室屈指可數。世界首個混合現實行為藝術作品便由此誕生,這更是史上第一次以預錄媒介創作的實時藝術作品。
「拍攝瑪麗娜的表演時,我們要把表演呈現成當前發生的事情,而非人造的舊影像。」埃克特繼續說道,他一手導演了《生命》一作。「我們希望利用這一此前從未可能的方式,那就是在房間內傳達人類真實本性的能力。」
這項新技術真正捕捉到了表演的精髓。——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如今72歲的阿布拉莫維奇為《生命》一作創造了自己的數碼分身。「這項新技術造就無盡可能,可以說真正捕捉到了表演的精髓。我認為這是開創先河之舉。」藝術家如此說道。
2020年10月,《生命》一作的三個版本之一將於佳士得拍場隆重亮相。迄今為止,沒有任何拍賣行曾經推出過混合現實的藝術作品。
佳士得將為這一前所未有的藝術傑作開闢專有展覽空間,訪客可使用先進耳麥,在Tin Drum公司以遠見卓識打造的作品中,見證藝術家的願景成為現實。您可於10月8至22日間預約蒞臨倫敦,親自體驗《生命》一作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