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左至右: 米開朗基羅·波那洛提(1475-1564),《《男子裸體與人物素描》(局部)。鋼筆及棕色墨水。13 x 7⅞英寸。估價待詢。此作將於5月18日於佳士得巴黎「米開朗基羅的第一幅裸體人像:重現世間的素描傑作」拍賣中推出;米開朗基羅·波那洛提肖像局部,傳為丹妮爾·達·沃爾泰拉(1509-1566)約1545年所作。圖片鳴謝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Clarence Dillon捐贈,1977年。
一名弓背、雙臂交疊的裸體男子站在另外兩人面前,他的姿勢模仿佛羅倫斯布蘭卡契礼拜堂的壁畫《新信徒的洗禮》(1426-1427年作)中顫抖著等待接受聖彼得洗禮的男人。
布蘭卡契禮拜堂位於卡爾米內聖母大殿內,繪畫了馬薩喬(Masaccio,1401-1428)與同事馬索利諾(Masolino)共同創作、描繪聖經故事的壁畫,該畫後來由菲利普‧利皮(Filippino Lippi)完成。禮拜堂標誌著文藝復興藝術發展的重要轉變,因此也成為在此之後藝術家和信徒的朝聖之地,當中包括年輕的米開朗基羅‧波那洛提(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
他仿照壁畫創作了多幅習作,包括最近被重新發現的素描《男子裸體與人物素描》,該作將於5月18日佳士得巴黎舉行的單一拍品拍賣「米開朗基羅的第一幅裸體人像:重現世間的素描傑作」中推出。
在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中,人物的位置與馬薩喬的壁畫幾乎相同,但米開朗基羅描繪的肌肉組織卻更加清晰。佳士得古典大師繪畫部國際主管Stijn Alsteens指:「這並非一幅臨摹作品。米開朗基羅決定將人物得更符合他的個人審美標準,令男士變得更強壯魁梧,同時保留人物裸露和瑟縮發抖的脆弱感覺。」他的做法是「巧妙改變足部的位置,稍微重新描繪頭部,並特別強調人物的背部和臀部」。
營造出此效果的技巧反映畫家的繪圖技巧出眾。雖然素描的具體創作年份難以確定,但Stijn Alsteens認為作品可能繪於1496年,當時約21歲的米開朗基羅「已經獲許多人視為傑出的藝術家,並即將獲得顯赫主顧的重要委託」。
除了修改主要人物外,米開朗基羅亦添加了兩個人物,他們雖然與壁畫人物「毫無關係」,但卻令人想起現藏於荷蘭哈勒姆泰勒斯博物館內藝術家另一幅素描中的人物。米開朗基羅以更簡約粗略的手法繪畫二人,正如Stijn Alsteens所言,可以視為進一步證明畫家擁有「透過人物,特別是男性,來講述展現美感和戲劇感的故事」的才華。

馬薩喬(1401-1428),《新信徒的洗禮》,約1425-1427年作。佛羅倫薩布蘭卡契禮拜堂壁畫
Stijn Alsteens認為素描深刻地揭示了藝術家觀點的發展。透過這三位人物,我們可以看到米開朗基羅「正在確立題材和風格,日後更在此基礎上創作大部分作品」。作為米開朗基羅現存最早期的作品之一,《年輕裸男(仿馬薩喬)》被視為屬於現藏於歐洲各大博物館的一小批素描作品,這些作品均以布蘭卡契禮拜堂壁畫和馬薩喬的其他作品為藍本。
喬爾喬‧瓦薩里(Giorgio Vasari)於1550年初次出版的著作《藝苑名人傳》,記錄了米開朗基羅對布蘭卡契小堂的興趣。他表示藝術家如何「運用個人判斷力臨摹那些作品,令工匠和所有人都感到驚訝,以至於名聲日盛的他亦招來嫉妒」。
這幅素描不但令研究米開朗基羅作品的學者和支持者大感興奮外,亦標誌著藝術市場的一大盛事。Stijn Alsteens表示︰「他的素描非常罕見,其已知的畫作和雕塑均由公共博物館收藏。」
米開朗基羅.波那洛提(1475-1564),《男子裸體與人物素描》。鋼筆及棕色墨水 紙本。13 x 7⅞英寸。估價待詢。5月18日於佳士得巴黎「米開朗基羅的第一幅裸體人像:重現世間的素描傑作」拍賣中推出
作品于2019年由佳士得繪畫部專家在法國私人收藏中重新發現。若非此機緣,這幅作品很有可能會一直留在私人藏家手中,備受忽略,並被誤以為是其他人的作品。當時紐約古典大師繪畫部助理專家Furio Rinaldi仔細審視照片後,認為該畫可能是米開朗基羅的真跡。在此前一年,他曾協助籌劃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舉行的「Michelangelo: Divine Draftsman and Designer」展覽。
Furio Rinaldi深信這幅素描與有關布蘭卡契小堂的其他素描有關,而他的觀點很快便獲得多位權威學者確認,例如劍橋大學藝術史名譽教授保羅.喬安奈德斯(Paul Joannides)。Stijn Alsteens表示︰「每年總會有一幅偉大的素描傑作推出拍賣,但這次的特別之處在於作品不僅是一幅優秀的素描,更是一幅聞所未聞的作品。」
收藏此作的歷任藏家均不知道其出自米開朗基羅之手,但亦一直悉心保存素描,藏家之一為曾於十八世紀收藏此作的意大利都靈藏家莫德斯托·熱內沃西奧(Modesto Genevosio)。雖然他認為作品由名氣不高的藝術家彼得羅·法奇尼(Pietro Faccini)創作,但仍然悉心將作品裝裱起來。
在熱內沃西奧轉讓作品後,該作與許多素描的命運一樣,沒有清晰的來源紀錄。Stijn Alsteens指︰「它在各地流傳。」後來,在1907年的巴黎德魯奧拍賣會上,著名鋼琴家兼指揮家柯爾托(Alfred Cortot)買下作品。當時作品被歸屬為「米開朗基羅畫派」,在拍賣圖錄上只有簡短的介紹。
這幅素描如今將在萬眾期待下重現拍賣廳,預料應能輕鬆打破米開朗基羅另一幅裸男習作《復活的基督》早前創下的拍賣紀錄,該作於2000年在佳士得倫敦以810萬英鎊成交。
米開朗基羅·波那洛提(1475-1564),《復活的基督︰繪於附屬習作上的大半身裸體》。紅色和黑色粉筆、墨水筆、褐色墨水。9¼ x 8⅕英寸 (23.5 x 20.7公分)。2000年7月4日以8,143,750英鎊成交
Stijn Alsteens表示︰「歐洲、美洲和亞洲藏家對米開朗基羅和其他意大利藝術大師作品的需求殷切。」不過,他估計《男子裸體與人物素描》不但會引起古典大師繪畫作品藏家的興趣,「我認為作品亦會吸引收藏油畫或雕塑的藏家。這是一幅尺寸頗大的素描,不但保存完好,而且在許多方面也非常現代,相信能獲得盧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作品藏家的青睞。」
Stijn Alsteens指這幅素描在4月於紐約和香港的預展上亮相時,勢必會引來大批觀眾欣賞,畢竟對學者、藏家和藝術愛好者來說,「這是一幅西方藝壇巨匠的精彩素描傑作」。